日本地球資源衛星簡介
日本地球資源衛星(JERS- 1)成功發射于1992年2月11日,JERS-1是顆將光學傳感器(OPS )和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設置于同一平臺上的衛星,發展JERS--1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地球陸域的觀測、地學研究及其它方面應用。
衛星攜帶新一代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和光學傳感器(OPS),衛星能復蓋的大陸,主要用于資源開發,以及土地測量、農業、林業、漁業、環境保護、災害預防和海岸帶監測等。合成孔徑雷達是一種有源微波傳感器,通過接收來自地球表面的反射脈沖信號值,進行地物判讀。光學傳感器采用CCD像機進行對地觀測,接收7個波段的地面反射光譜,有可見光、近紅外、遠紅外等。兩種傳感器的地面分辨率均為18米,可提供影像清晰、質量很高的圖像。
日本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參數
JERS-1是一種箱式結構,攜帶二個大型可展翼,即太陽能電池版和SAR天線。衛星星體由框架及可展翼組成,光學傳感器和數據記錄儀(MDR)被安置在Z軸方向,SAR天線在X軸方向。衛星總重量1340公斤,太陽能電池功率2053瓦,軌道高度控制采用三軸姿態檢測系統及零動能的姿態控制系統,誤差小于0.3度,姿態穩定小于0.003度/秒、熱控制子系統采用主動控制系統(包括加熱器、熱百葉窗、熱管)和被動控制系統(包括特種材料、絕緣材料)等。[1]
日本地球資源衛星存在的問題
對OPS和SAR資料的初步檢驗就已暴露出JERS一1傳感器圖像資料在許多應用領域中的局限性,為改善獲得的圖像資料的質量,就必須修繕傳輸系統。SWIR圖像資料存在一系列間題,由于傳感器動力欠缺致使所有SWIR波段對入射輻射的差異水平響應失靈而在短期內還只能產生“離焦”圖像(如沿衛星飛行方面的圖像“模糊”),這種現象被證明難以通過圖像處理加以糾正。VNIR圖像上有時出現規則間隔的橫向條帶(類同于陸地衛星MSS影像條帶),這種噪聲頻率約100Hz:并影響VNIR所有4個波段的圖像亮度值,這種條帶在后處理階段有可能被復原。
另一問題是活動間距。亮帶的間距在無云的地面目標圖像上非常狹窄(大多情況下少于10紗支),并在以標準方式的圖像上獲取存在不規則分布。由于6 bit量化和活動間距的誤置和空置造成OPS圖像資料CCT數字化數值的離差不大,6 bit量化大大降低了圖像資料的空間分辨率和光譜分辨率,并將影響到以標準方式獲取的圖像上光譜分類的可分程度。為獲得較好的VNIR圖像,需要高獲得方式系統,然而,在高獲得方式下SWIR的5波段和7波段尤其容易出現中和問題,其它波段以及VNIR在低緯無植被地區的圖像也經常出現類似問題。
SAR圖像上出現的重影和亮帶噪聲,特別是在較暗海面上由于非常亮區域的岐變響應而表現出重影般的較亮特征,如工業平臺。在特殊地區圖像上出現的橫向亮帶可能是由地面雷達脈沖信號干擾所致,經時間維濾波或許能改善圖像質量。
日本地球資源衛星優勢
盡管存在諸多間題,JERS-1較當時其它正在運行的衛星(如美國陸地衛星)仍有一些優勢。
OPS系統的前向傾斜視場可以提供數字化立體圖像,據此可以精確測量坡度和坡向而用于構建高質量的地形和地質圖,尤其適用于低平地形和復雜地質構造區域的地質解譯。雖然OPS立體系統的基高比值較低,但可以在同一軌道上獲得立體像對,并可以提供便宜的數字化立體像對。
SAR較其它星載系統,如歐空局(ESA ) ERS -1SAR和海洋衛星(SEASAT)SAR的視角線。JERS-1的照射角被調置于35度,以減小圖像的幾何扭曲(如“掩蓋”和“縮短”)。比較JERS-1 SAR和ERS-1 SAR的富士山周鄰區域圖像,由于各自所用波長不同,在植被覆蓋區域顯示出很大差異,但最典型的區別是富士山峰的“掩蓋”,即在ERS-1 SAR圖像上由于較斜的照射角導致山頂的火山口消失了;另一方面,海灣中明顯的海波紋理可能在ERS -1 SAR圖像上看到,在JERS-1 SAR圖像上卻沒有表現,據推測可能是圖像同時覆蓋海陸區域時JERS-1 SAR接收電路的自動獲取控制降低了海面低反射下的后向散射所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