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病毒空氣凈化器原理簡介
殺病毒空氣凈化原理:當病毒進入凈化模塊,就處于高濃度凈化因子的極度包圍之中,凈化 因子穿透多孔的病毒包膜,病毒迅速發生電解,由于快速的能量釋放,而使囊膜破壞;凈化因子還可以滲透到病毒內部,破壞其電解質、核衣殼,均可導致病毒活性降低及死亡。采用物理的凈化方法,尤其對凈化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微塵顆粒、病 毒、細菌,效果。
殺病毒空氣凈化器產品分類
按照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家用空氣凈化器、車載空氣凈化器(又稱車用空氣凈化器)、醫用空氣凈化器、工業用空氣凈化器和工程類空氣凈化器等。
按照凈化方式來分,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凈化方式: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模塊,通過高壓、高頻脈沖放電形成非對稱等離子體電場,使空氣中大量等離子體之間逐級撞擊。產生電化學反應,對有毒有害氣體及活體病毒、細菌等進行快速降解,從而高效殺毒、滅菌、去異味、消煙、除塵,且無毒害物質產生,被稱為21世紀環境與健康科學期待的。可人機共存,凈化同時無需人員離開;節能降耗,同比可以節約80%的電能;終身免拆洗。具有快速消殺病毒、凈化能力、高效祛除異味、消除靜電功能、增加氧氣含量等。
2、凈化方式:化學制劑。主要產品為空氣清新劑(車用香水),其產品價格低廉,但也只能掩蓋一些異味,而且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成為車內新的污染,根本無法消除有害氣體。
3、凈化方式:化學分解。主要工作原理是離子器臭氧發生器,其價格低廉,功能多于清新劑,能增加空氣中離子數量和降低空氣中固態塵埃,有殺菌作用但對分解甲醛等有害氣體作用不大。臭氧發生器產生大量高濃度臭氧,在殺滅一些病毒細菌的同時也可能殺滅人體白細胞,有導致癌變的可能,離子易吸附灰塵,從而粘附在車廂內壁頂棚,導致內飾車廂特別是淺色車會逐漸變成灰黑色。
4、凈化方式:吸附、揮發。 [1]是以中草藥為介質的凈化器,價格低廉,有一定的抑菌功能,但中草藥在固態下基本起不到凈化作用,凈化器使用中草藥成分只是微量的,達到飽和后不但不能殺菌而且容易成為細菌的繁衍體,換下的濾芯涉及無害處理的困難。
5、凈化方式:吸附。活性炭過濾器,在短時間內能吸附一定的細菌和塵土及有害氣體,價格低廉,能過濾一定的細菌和塵土有吸附功能,但無選擇吸附,對水的吸附率為45%,一般一個月后就能達到飽和狀態需更換。無法再生利用。達到飽和后不但不能殺菌而且容易成為細菌的繁衍體。換下的濾芯也涉及無害處理的困難。
6、凈化方式:多層過濾。主要為復合式凈化器,過濾效果較好,能明顯降低空氣中固態塵埃,但價格較高,且其過濾裝置使用一段時間后就要求更換,無法再生,對有害氣體基本無作用。耗材多,使用成本高。換下的濾芯涉及無害處理的困難。
7、凈化方式:催化、分解。主要是光觸媒凈化器,能分解部分有害氣體,價格相對較低,但目前光觸媒尚處于試驗階段技術尚未成熟,光觸媒必須依靠太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才能產生作用,使用紫外線燈容易損壞,更換頻繁,同時紫外線對人體、塑料有傷害。
8、凈化方式:過濾吸附。主要用疏水晶態二氧化硅分子篩為過濾介質。效果明顯。能清除苯,二甲苯、等多種有害氣體,對水及空氣不吸附,能有效吸附多種有害氣體,吸附量大,一次再生可使用一年半。過濾材料可使用簡單方法脫附再生使用,不會產生新的污染源。材料壽命長達十年因而維持費用極低,對降低空氣中的固態塵埃作用不大,較其它產品一次性產品成本高。
殺病毒空氣凈化器發展歷程
空氣凈化器起源于消防用途,1823年,約翰和查爾斯·迪恩發明了一種新型煙霧防護裝置,可使消防隊員在滅火時避免煙霧侵襲。
1854年,一個名叫約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輩發明的基礎上又取得新進展:通過數次嘗試,他了解到向空氣過濾器中加入木炭可從空氣中過濾出有害和有毒氣體。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開始進行放射性物質研究,他們需要研制出一種方式過濾出所有有害顆粒,以保持空氣清潔,使科學家可以呼吸,于是HEPA過濾器應運而生。在20世紀50、60年代,HEPA過濾器一度非常流行,很受防空洞設計和建設人員歡迎。
進入20世紀80年代,空氣凈化的重點已經轉向空氣凈化方式,如家庭空氣凈化器。過去的過濾器在去除空氣中的惡臭、有毒化學品和有毒氣體方面非常好,但不能去除霉菌孢子、病毒或細菌,而新的家庭和寫字間用空氣凈化器,不僅能清潔空氣中的有毒氣體,還能凈化空氣,去除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灰塵、花粉、霉菌孢子等。
現在,空氣凈化器已經有了多種不同的設計制作方式,并且每一次技術的變革都為人們室內空氣品質的改善帶來顯著效果。而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能凈化室內空氣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殺病毒空氣凈化器技術介紹
空氣凈化器中有多種不同的技術和介質,使它能夠向用戶提供清潔和安全的空氣。常用的空氣凈化技術有: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空氣凈化技術、吸附技術、離子技術、負氧離子技術、分子絡合技術、光觸媒技術、TIO2技術、HEPA高效過濾技術、靜電集塵技術、活性氧技術等;材料技術主要有:光觸媒、活性炭、合成纖維、HEAP高效材料等。目前國內市場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多采為復合型,即同時采用了多種凈化技術和材料介質。
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空氣凈化技術
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模塊,通過高壓、高頻脈沖放電形成非對稱等離子體電場,使空氣中大量等離子體之間逐級撞擊,產生“雪崩效應”式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對有毒有害氣體及活體病毒、細菌等進行快速降解,從而高效殺毒、滅菌、去異味、消煙、除塵,且無毒害物質產生,終身免拆洗,無需更換任何耗材等優點。是第十一屆的空氣凈化產品供應商。
HEPA過濾技術
HEPA是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高效率空氣微粒濾芯)的縮寫,HEPA過濾器由一疊連續前后折疊的亞玻璃纖維膜構成,形成波浪狀墊片用來放置和支撐過濾界質。
HEPA它是一種高效濾材,最初HEPA應用于核能研究防護,現在大量應用于精密實驗室、醫藥生產、原子研究和等需要高潔凈度的場所。HEPA由非常細小的有機纖維交織而成,對微粒的捕捉能力較強,孔徑微小,吸附容量大,凈化效率高,并具備吸水性,針對0.3微米的粒子凈化率為99.97%。也就是說:每10000個粒子中,只能有3個粒子能夠穿透HEPA過濾膜。因此,它的過濾顆粒物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如果用它過濾香煙,那么過濾的效果幾乎可以達到99%,因為香煙中的顆粒物大小介于0.5—2微米之間,無法通過HEPA過濾膜。
主要作用是過濾空氣中方的微粒
離子風技術
離子風空氣凈化器技術也是采用較多的技術,但其有凈化效率有待考證。離子風空氣凈化器是設想能把粒子吸附到凈化器內帶有電荷的金屬葉片上,葉片通過組件推動空氣,形成氣流,離子和正離子互相吸引,把空氣中的粒子和煙霧貼到葉片上。但是,離子微風凈化器僅僅能吸收空氣中約30%的粒子。而且發現使用離子微風技術的空氣凈化器并不能全部吸收一個封閉房間內的所有空氣。
靜電除塵技術
靜電除塵技術是空氣凈化器使用的又一新技術,該技術以往主要用于發電站的道除塵工序,現在被移植到空氣凈化器中使用。靜電除塵器能吸附小至0.1微米(萬分之一毫米)的微塵,靜電會釋放臭氧(O3即三個氧分子),除塵器吸附的所有細菌瞬間被6000V靜電殺滅。其滅菌機理是破壞細菌衣殼蛋白的4條多肽鏈, 并使RNA受損。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種很細小的炭粒 有很大的表面積,具有豐富的微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積很大,所以能與氣體(雜)充分接觸。當這些氣體(雜質)被微孔吸附,起凈化作用。
但是活性炭只能暫時吸附一定的污染物,溫度、風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離出來,再次進入呼吸空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要經常更換過濾材料,避免吸附飽和。
光觸媒
光觸媒(Photo catalyst)也稱為光催化劑(Light catalyst),是一類以(TiO2)為代表的,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具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的總稱。在光源照射下,它能夠利用特定波長光源的能量產生催化作用(氧化還原反應),使周圍的氧氣及水分子激發成具活性的OH^-及O^2-等自由離子基,這些自由基幾乎可分解所有對人體或環境有害的有機物質及部分無機物質。
光觸媒必須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才能發揮作用。如果不能獲得太陽光照,若想激活光觸媒,則必須另外加上紫外燈。紫外燈的選擇應該是254nm或者365nm的效果比較好。至于在自然光和日光燈等微弱光源甚至是無光的條件下,光觸媒是不能正常發揮功效的。那種所謂的無光條件下發揮作用的“冷觸媒”已然失去了“光觸媒”的真正含義。但是過多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
北京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環境材料學研究專家金宗哲說:“光觸媒技術在日本正在逐步被淘汰,盡管在理論上這一技術是有效的,但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意義不大。其抗菌作用并不是很理想。”光觸媒技術其實是靠紫外線照射光觸媒網上的氧化鈦離子,使其激活進而氧化接觸到其表面的細菌。
甲醛清除劑
源自歐洲的生物工程技術,根據某些植物吸收甲醛的原理, 從數十種天然植物中提取精華,添加活性成分經特殊工藝精制而成;本品為水性液體,無色無味無嗅,無揮發性(水分除外),能主動捕捉游離甲醛并形成穩定的固態物質,一經使用,效果迅速且持久。
但是甲醛清除劑只能暫時封閉污染源,在短時間內阻止甲醛揮發,根本無法清除甲醛污染。因為甲醛污染有持續性,通常是持續10~15年,如果產品稱一次性或的話,除非甲醛自己已經揮發完了,否則基本沒有可能。 有些噴霧型甲醛清除劑使用非常方便,雖然暫時消除了空氣中的異味,但它只是在污染源外層形成一層保護膜,甲醛揮發的源頭并沒有得到解決,這層保護膜失效后,甲醛仍會大量釋放出來污染室內空氣;有些甲醛清除劑稱能與甲醛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如果甲醛清除劑與甲醛發生不反應的話,還可能生成其他有毒物質造成二次污染。
分子絡合技術
這項技術是針對室內裝修污染甲醛、苯、氨等污染物先行分子絡合鎖定,再通過亞都專有的甲醛捕捉劑和以水組成的絡合分解體系,分別將甲醛和氨等氣態短分子鏈物質,迅速絡合轉化為不可逆的長分子鏈固態物質,并分解生成氨鹽,并分解生成氨鹽,結聚、沉淀于水中清除分離,排放出清潔空氣,達到去除裝修污染的目的。
甲醛、苯有毒氣體專用高分子吸附劑
該技術是上海山客研發的一項新技術,針對室內的甲醛、苯有毒氣體特別研發的一種技術,定向吸附空氣中的附甲醛、苯等有機有毒物質,基本不吸附空氣或水,吸附率分別只有0.6%和0.7%。所以改物質吸附飽和率和清除率因定向選擇吸附而極大提高,使用在空氣凈化器中,材料的更換周期至少半年以上,方便而費用低。另外一點,被吸附有毒有害物質必須在110℃以上高溫狀態才可能游離出來,因此無任何二次污染,是目前的凈化材料之一。
臭氧(活性氧技術)
氣態的臭氧厚層帶藍色,有特殊臭味,濃度高時與氯氣氣味相像;液態臭氧深藍色,固態臭氧紫黑色。
臭氧對細菌的滅活反應總是進行的很迅速。臭氧對病毒的作用首先是病毒的衣體殼蛋白的四條多肽鏈,并使RNA受到損傷,特別是形成它的蛋白質。噬菌體被臭氧氧化后,電鏡觀察可見其表皮被破碎成許多碎片,從中釋放出許多核糖核酸,干擾其吸附到寄存體上。臭氧殺菌的性是不容懷疑的。
但超標的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嚴重,它強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 和肺氣腫;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會對人體皮膚中的起到破壞作用,致使人的皮膚起皺、 出現黑斑;臭氧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加速衰老, 致使孕婦生畸形兒;
所以臭氧一般不會用在家具當中!
紫外線
紫外線是電磁波譜中波長從0.01~0.40微米輻射的總稱,不能引起人們的視覺。電磁譜中波長0.01~0.04微米輻射,既可見光紫端到X射線間的輻射。
紫外線根據波長分為:近紫外線UVA,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線的波長愈短,對人類皮膚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線可穿過真皮,中波則可進入真皮。
波長200~290nm的紫外線能穿透細菌、病毒的細胞膜,給核酸(DNA)以損傷,使細胞失去繁殖能力,達到快速殺菌的效果。波長200nm以下的短波長紫外線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與O2結合產生臭氧O3。紫外線和臭氧具有強的氧化分解包括惡臭在內的有機分子的能力, UV/O3并用的相乘作用在空氣凈化處理中發揮強大威力。
紫外線強烈作用于皮膚時,可發生光照性皮炎,皮膚上出現紅斑、癢、水皰、水腫等;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
紫外線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稱為光照性眼炎,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紫外線會使焊工患上電光性眼炎(可以)。
中草藥殺菌
該技術上海山客的一項新興技術,它是將植物殺菌油提取成自然揮發性殺菌除味固體物。該殺菌固體物能持續不斷揮發在室內空氣中,持續性廣譜殺菌除味,改變傳統接觸式被動殺菌方法,直接杜絕細菌病毒通過空氣傳播,且無毒性、無刺激性、無腐蝕性,對環境無任何污染,使用方便靈活及費用低。該項發明已受國家保護,具水平。
殺病毒空氣凈化器產品價格
空氣凈化器的價格可分為2000元以下的,2000—4000的,4000以上的三個范圍。2000以下的以國內的品牌居多如亞都,2000-4000的國外的牌子多些飛利浦,4000以上的國內國外平分秋色。總體上而言價格便宜的機器功能比較單一,價格貴的總能要多一些,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機器一般要3000以上,有的機器在綜合了多種功能,如亞都將凈化、加濕的功能綜合在一起,將除甲醛、殺菌消毒、除二手煙的功能綜合在一起,遠大在機器里內置了檢測空氣質量的功能。除此之外,具有遙控功能的機器要貴于手動的。
就目前市場的凈化器而言,亞都美的松下飛利浦三洋等品牌的機器在商場可以看到,但是價格也較貴!上海山客的性價比較高,其功能甚至比其它品牌的機器要好,但是在市場上不多見,搜索了一下他們正在招商,可見是一個新的品牌,但是有自己的技術。
總之,無論是什么品牌的凈化器,在選擇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它的實際使用效果,而不是說明書上的內容。有的廠家聲稱除醛率可以達到99%這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在玻璃盒子里做的實驗,但是在普通的房間里是不可能的,但是機器使用在房間里的不是用在玻璃盒子里的!另外,機器只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如果你是想用來的清除裝修所帶來的污染,那是不現實的,因為裝修污染的污染源的揮發是長期的,如甲醛的揮發期就有3-15年。只要污染源在,污染就在!所以在裝修得時候盡量選擇環保的家具、涂料等,注意:有的家具說是環保但實際的確不是這樣的,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甄別。凈化器的殺菌消毒功能是沒有這個問題的,空氣中的細菌病毒殺死也就死了,沒有"揮發期"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