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雞難舍大雞
大雞大雞煙的歷史
1942年秋,山東后勤部在莒南縣劉家扁山村創辦了大雞煙廠。開辦之初,煙廠規模小,工藝簡單,僅有4名職工用木盒卷煙,主要以銷售卷煙為掩護,到敵占區搜集軍事情報。
1943年春,山東后勤部對大雞煙廠增加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將產品正式定名為“大雞”牌香煙。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煙廠隨遷到了大店鎮。
1946年春煙廠先后從上海購進3臺小型卷煙機,日產卷煙2000余條。當時“大雞”煙曾是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用煙之一。
1948年元月,中共華東局決定將經營的卷煙工業移交地方政府統一管理。
1949年9月建國前,省政府批準將“大雞”煙這個牌號轉到濟南卷煙廠生產。該品牌一直使用至2006年11月。
大雞煙民難舍大雞
某報《64歲“大雞”煙告別市場》一文刊發后,不少讀者打來電話,訴說對“大雞”煙的喜愛之情,并希望有關部門能恢復生產“大雞”煙。
“‘大雞’煙沒有了,真可惜呀。”提起“大雞”煙,在省直機關任職的曹利感慨萬千。他說自己和“大雞”特別有緣,抽的支煙就是軟盒“大雞”,結婚時用的也是“大雞”,20多年來,一直抽“大雞”,“‘大雞’物美價廉,可能是企業覺得利潤太小,不再生產了”。
山東大學王利教授表示,“大雞”煙誕生于1942年的解放區,已有64年的歷史,見證了山東特別是濟南煙草的發展歷史,品牌意義比較重大,該品牌也應該屬于濟南的“”,希望有關部門采取措施,保護好“大雞”這一品牌。[1]
大雞大雞離開
大雞銷量卡住雞脖子
山東中煙工業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大雞經歷了64年風風雨雨,才走到了今天,退市確實比較可惜,公司也很不舍得。
但根據國家調控政策,每年我省只有200多萬箱的香煙生產計劃。為了保護和做大做強“”,銷售量不高的品牌只能逐漸降低產量并最終退出市場。
由于“大雞”只是區域性品牌,屬于低檔煙,銷售的區域只是在濟南周邊以及我省西部地區,年銷售量僅為40萬箱,這和年銷售量達150萬箱,與全國五的“哈德門”等品牌相比,實在是太少了。
根據政策,一個地方只能保留一個香煙的品牌。在濟南,已經有了一個度更高、已打入全國市場的“將軍”系列香煙,該品牌無論是度還是銷售量,都遠遠超過“大雞”,因此只能割舍“大雞”。
據了解,山東中煙工業公司已根據“大雞”煙的生產工藝,整合成了特醇將軍和吉祥將軍,這兩種香煙的口味和“大雞”基本相同,喜歡“大雞”煙的消費者,可在這兩種煙上找到昔日的感覺。但山東中煙工業公司仍然保留“大雞”商標,至于將來政策變化后,會不會恢復生產,不好說。[1]
大雞全國香煙洗牌
“全國的卷煙市場都在進行整合。”山東中煙工業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作為香煙生產和消費大省,我省的香煙市場整合力度更大一些,和“大雞”一樣,我省原來比較的“綠牡丹”、“青州”、“紅錫包”、“孔府”等香煙品牌,都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逐漸退出了市場。
此次調整只是一個“序曲”,根據國家計劃,將來全國卷煙行業還將進行調整,全部調整完成后,全國只保留十幾個品牌。[1]
大雞大雞回歸
大雞
2013年10月15日,大雞市局(公司)與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召開“大雞”卷煙恢復上市對接會,對11月中旬“泰山”(大雞)卷煙的上市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2013年11月25日下午1點多,剛剛吃了午飯,市民孫先生就急匆匆趕到了位于閔子騫路的煙草專賣店買了一盒剛剛上市銷售的新大雞嘗嘗鮮。記者采訪了解到,新大雞煙上市僅僅一天的時間,就贏來開門紅,不到下午兩點,專營店上柜的大雞煙基本上就被搶購一空。[2]
2013年11月26日開始,濟南市區各大商超將開售新大雞。新大雞僅推出了一種紅色的軟包裝,銷售價格為15元一盒,以后還要看市場反響推出其他系列和品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