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A1卡賓槍發展沿革
M4A1卡賓槍歷史背景
M4卡賓槍
1962年,M16突擊作為一種正式列裝的小口徑裝備美軍后,就在越南戰場遭遇了很大挫折。
1966年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消息:彈膛污垢嚴重、卡殼、拉斷彈殼、彈匣損壞、槍膛與彈膛銹蝕、缺少擦拭工具等。在潮濕的熱帶叢林惡劣條件下,前述問題顯得更為嚴重[2] 。
1984年,為滿足空降和特種的需要,美國部柯爾特公司在M16A2基礎上研制新型M16卡賓槍。1991年,該種卡賓槍正式定型并被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
M203榴彈發射器
1988年,美國柯爾特公司應美方要求,在部與陸戰隊聯合參與下研制新型的M16卡賓槍。柯爾特公司的工程師把槍管縮短至14.5英寸(368毫米),槍管上增加了一個縮頸用以掛裝M203榴彈發射器,采用伸縮槍托,射擊方式為單發和三發點射,護木內采用了雙層的鋁制隔熱屏。該種新型卡賓槍的柯爾特公司產品編號為Model 720
[7] 。M4卡賓槍是采用導氣、氣冷和轉動式設計,以彈匣供彈和可選射擊模式的突擊,最初由美國人尤金·斯通納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作為早期突擊M16的縮小版,M4卡賓槍的重量也變輕,全槍重只有2.5千克,比M16輕了1千克多
[8] 。
1991年3月,美方正式將定型的新槍并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簡稱:M4卡賓槍[7] 。M4卡賓槍緊湊的外形和強大的火力受到各國和特種的重視。在美軍常規的步兵班中,M4卡賓槍成為“標配”,而在美軍特種和空降等快速反應中,M4則是主戰[9] 。
M4A1卡賓槍研制歷程
M4A1卡賓槍
1989年美國特種司令部提出的一項“特種特種技術模塊”近戰卡賓槍研究計劃,該計劃在1992年更名為“特種改進型”,簡稱SOPMOD
[12] 。
M4卡賓槍裝備后,柯爾特公司根據美方“特種改進型”SOPMOD計劃,設計了一種用皮卡汀尼導軌代替帶固定提把的平頂型機匣、以方便安裝各種瞄準裝置的新型M4卡賓槍[12] 。
1994年8月,新改進型M4卡賓槍被美方采納,并將該平頂型M4正式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A1卡賓槍”,簡稱:M4A1卡賓槍,柯爾特公司編號Model 927[7] 。
從1997年11月起,美軍正式裝備M4/M4A1卡賓槍,到1999年底全部現役換裝M4/M4A1,而原來的M16A2則轉交預備役和海岸防衛隊[5] [7] 。
M4A1卡賓槍技術特點
M4A1卡賓槍槍體結構
M4A1卡賓槍的主要改進是把原來的固定式提把改為可以安裝不同瞄準裝置的M1913導軌——即平頂型機匣,此外M4A1的射擊方式是半自動和全自動[7] 。研制方在試驗中發現M4A1卡賓槍的槍管容易過熱,有射手以連發方式打完6個彈匣后,護手就燙得不能直接用手去碰。為解決這個問題,柯爾特公司對護手進行了改進,把鋁制隔熱層由原來的單層改為雙層,加粗了護手的直徑[10] [12] 。
M4A1卡賓槍在美國的特種中服役,特別是美國的特種兵、陸戰隊的武力偵察隊和的海豹突擊隊等等。由于 M4A1射程遠殺傷力大精確度高后坐力小,可配備多種附件而結構也很緊湊,也受到其他及非一線人員的認同[5] 。
M4A1卡賓槍射擊模式
M4A1卡賓槍與M4最主要區別是,M4擁有"S-1-3"系統(保險/單發/3發點射)扳機,而M4A1則擁有 "S-1-F"系統(保險/單發/全自動)扳機,采用固定提把,只有3發點射的M4已被全自動M4A1取代[6] 。M4A1卡賓槍在原M4只有“單發”及“3發點射”射擊模式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增加了“全自動”模式,仍使用5.56毫米口徑和M16的氣體直推傳動方式[6] [10] 。
M4A1卡賓槍模塊配件
M4A1卡賓槍可配備騎士裝備公司的消聲器、Trijicon反射瞄準裝置、可見光照明器和AN/PEQ-2激光/紅外瞄準指示器;配套裝置還包括各種M203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支撐裝置、M203槍管組件、將所述槍管連接到護手下方的必要安裝系統、M203瞄準系統、AN/PEQ-5系列激光瞄準儀、夜間瞄準裝置和一個手提箱[6] 。
M4A1卡賓槍設計了平頂型導軌為標準尺寸,取代原先的固定平頂機閘蓋。在戰場上,目標的位置、運動軌跡等參數隨時都會改變,采用新型導軌,便于快速拆裝,也可根據不同任務進行換裝。此外,M4A1卡賓槍的槍身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在其基礎上拆卸和增加不同組件,實現不同功能。據了解,M4A1卡賓槍家族已經有政府版、商業版、擴增版等多個型號,均是在其模塊化槍身基礎上加裝不同組件形成的[11] 。
M4A1卡賓槍性能數據
M4A1卡賓槍參考數據基本參數 |
---|
空槍重 | 2.68千克 |
全槍重 | 3.0千克(彈匣及30發) |
槍全長 | 縮起槍托狀態下757 毫米 展開槍托狀態下840 毫米 |
槍管長度 | 368.3 毫米 |
口徑 | 5.56毫米(北約各國通用口徑:Famas,AR-15、SG550、SG552、M249、M16) |
類型 | 5.56 x 45毫米 |
槍機種類 | 氣動式,轉拴式槍機 |
性能參數 |
發射速率 | 800~980發/分 |
槍口初速 | 884米/秒 |
供彈方式 | 20、30、35發STANAG彈匣 |
有效射程 | 360米[4-5] |
M4A1卡賓槍衍生型號
M4A1卡賓槍改型型號
2015年7月,美國計劃將M4A1卡賓槍升級為M4A1+卡賓槍,并已向輕工業界發布需求,要求護手導軌、照門、消焰器、扳機等組件。美國表示,研發項目是對M4A1卡賓槍的某些組件進行改進,改進后的組件將作為一個系統進行評估,必須能夠與M4A1卡賓槍匹配使用。
美國要求M4A1+卡賓槍配備長度為305毫米的改進型護手導軌,旨在增加配件的集成性及耐用性;采用不反光的棕色作為槍身顏色,使其具有更好的隱蔽性;照門可折疊并可拆卸,在光學瞄具損壞后可快速翻起使用;新型消焰器能更有效地降低晝/夜射擊時的槍口焰,并減少夜視儀對的探測效應,而且不會降低的各方面性能;增強型扳機可迅速擊發,扳機力為17.7~22牛
[14-15] 。
2015年7月,美國計劃將M4A1卡賓槍(短突擊)升級到M4A1+(M4A1 Plus),而美國正在將剩余的M4卡賓槍升級到M4A1。在2015年3月中旬,美國對輕工業提出意見征集稿,對升級M4A1卡賓槍提出要求,要求包括延長的軍標1913(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提升精度的浮置槍管和可選的槍式一道火扳機[1] 。
美國要求,允許M4A1+比已有的M4A1稍重,未掛附件未裝彈的M4A1+空槍重量要控制在3.62千克(在役的M4A1在同樣條件下重量為3.51千克)。
美方對改進型M4A1卡賓槍的八項具體要求如下:
1.加長前段導軌
要求是前段皮卡汀尼導軌要有12英寸長,比的標準長4英寸,為便于士兵以彎曲手肘的姿勢據槍。但是有很多士兵采用了一種新的據槍姿勢,就是伸直手肘握槍而避免造成燙傷。
2.可應用附件
除了能夠手握以外,更長的導軌允許士兵安裝更多的附件,諸如激光瞄準和指示器、前握把、兩腳架、光學瞄準具、槍燈等。同時美國正在研究一種火力控制系統,該種系統可以調節瞄準鏡中的瞄準線,納入對距離、風力、濕度、氣壓、類型等考慮因素。更長的導軌顯然更適合于安裝新系統,該射擊控制系統會比已有的瞄準鏡更大一些。
3.浮置槍管
在M4A1+新的導軌護木內,將會是一根浮置槍管。就是導軌不會觸碰槍管。當開火時,槍管會自然振動,連接在槍管上的附件會影響精度。而M4A1卡賓槍導軌護木固定在槍管上,來自導軌護木的力也施加在槍管上。那些受力包括導軌本身、附掛的重量、背帶的拉力還有士兵緊握護木的力量。使用浮置槍管可以提高射擊精度。
4.可拆卸具
M4A1+將包括可拆卸的后備機瞄,在平時使用主瞄具時可以折疊/收起,當主瞄具出現問題是可以迅速翻起/展開使用。而后備機瞄必須能于200米和300米距離有效使用,并能調整風偏和高低。同時還要到600米距離還保有限度功能。此外M4A1+將使用更低調小巧、低重心的附件,如此一來掛滿附件的M4A1+就不會那么大,那也讓更加難以被敵人發現。
5.更優精度
美國對M4A1+的精度要求很高,即在M4A1+的槍管壽命期內,90%的射彈在300米距離上散布必須達到2.5英寸(63.5毫米)半徑水平,在其槍管壽命內的600米著彈點散布有90%達到5英寸(127毫米)半徑內。
6.銷焰器
美國要求M4A1+使用一個新型槍口銷焰器/制退器,其比已有M4A1更有效地降低開火時(無論晝夜間)的槍口火焰特征,并減少對夜視儀的影響。而且不得使各方面性能降低于現有M4A1平臺。除此之外,槍口裝置還能安裝適合M200空包彈使用的空包彈適配器。然后即使誤裝實彈的情況下幅度降低損害。
7.可選槍式扳機
對于M4A1+卡賓槍提供像是槍一樣敏感的扳機,即M4A1卡賓槍有二道火扳機,就是要先扣下一段行程才能擊發。該種特殊的一道火扳機模塊可以迅速擊發,只要扳機一動槍就響,扳機力為4.0~5.0磅(17.7~22牛)之間,在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模式下都要可行。
8.隱形性能
為了降低被目視探測的可能性,美國要求M4A1+的部件顏色為“中性(非黑)色”,要求是“粗糙、陰暗、不反射、表面處理不掉漆。”該要求M4A1+使用一種棕色,一種狼棕色498到淺狼棕色481之間的顏色
[1] 。
M4A1卡賓槍其他改進
除了M4A1和M4A1+卡賓槍以外,美國考慮通過士兵增強項目(SEP)進行更多的升級,SEP項目旨在直接提升提升士兵的戰斗力。為此美國高層正在考慮購買市場上已有的零配件來平臺,比如:
更好的維護保養工具,可以清理槍機、機匣和擊針。
可以隔熱的皮卡汀尼附件,并且可以把附件的導線容納其中,免受鉤掛。
圍繞形握把和光學瞄具的隔熱的相較、塑料或者其他聚合物,為部件提供一定的保護。
綜合系統,整合*火力控制科技,擁有目標追蹤、環境傳感器、自動彈道計算、抬頭顯示和聯網能力。
輕20%且隔熱的護木。
將光學瞄具稍稍提高并向后移的裝置,增加易用性。
允許士兵在任何環境下不開槍就歸零的裝置。
雙手、輕量化、堅固的槍帶環,槍帶環能夠快速安裝到皮卡汀尼導軌上,并且方便調節。
在扳機護圈和形握把之間的保護裝置,提供手指關節的護墊并減少手指損耗
[1] [13] 。
M4A1卡賓槍服役動態
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加拿大、捷克共和國、埃及、法國、德國、希臘、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馬來西亞、韓國、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和美國,均列裝了M4A1卡賓槍[5] 。
1994年美國陸戰隊購買了M4A1卡賓槍,但主要是裝備特種。而美國也在1994年8月正式采用M4A1卡賓槍,首先裝備快速反應[12] 。
2007年4月19日美國《防務工業日報》報道,美國授予柯爾特公司一份價值5080萬美元的固定價值合同,用于采購M4和M4A1卡賓槍,全部合同內容在2008年7月30日前執行完畢[3] 。
M4A1卡賓槍總體評價
M4A1卡賓槍射速快、精度高,不僅在射程、平衡性、可靠性等方面性能突出,而且整體性能優于M16A4卡賓槍。其主要優點為四方面:
一是重量較輕,利于機動。M4A1卡賓槍攜帶30發彈夾重約3.4千克,比M16A4攜帶同樣彈夾的重量減輕大約0.6千克。那樣,行軍時,就會大大提升單兵的機動能力,減少士兵的體力消耗,提高士兵的機動速度和瞄準目標時的敏捷度,那甚至可能影響一個士兵的生死、一次戰斗的勝負。
二是結構緊湊,便攜性好。M4A1短小精悍,縮起槍托長度僅為757毫米,展開槍托時長838毫米,槍管長只有368.3毫米。與M16A4相比,M4A1不僅槍管短,護木也短,其體積和整體尺寸都比較小。M4A1采用伸縮槍托,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攜帶更方便,有利于迅速進行瞄準、射擊,更適合突擊實施小規模、城市巷戰等近距離,也適合駕駛員、炮兵、空降兵等特殊兵種在車載狀態下使用。M4的射程與M16相當,還能夠全自動射擊,那與美國陸戰隊的小型現代化戰略不謀而合。
三是通用性強,使用方便。M4A1的基本結構原理與M16相同,均采用氣體直推傳動方式。采用符合北約標準的彈匣,便于拆裝,可大大簡化的訓練、維修和后勤供應。伸縮式槍托使其能夠適應多種條件下的射擊需要:槍托縮回時可進行腰際射擊,拉出時可進行抵肩射擊。
四是標準化設計,用途廣泛。M4A1采用可安裝不同瞄準裝置的導軌,安裝了模塊化瞄準系統,并配有一個移動式提把。該導軌是國際通用尺寸的皮卡汀尼導軌,因此,M4A1可以安裝低倍率瞄準鏡、戰術電筒、榴彈發射器、紅外激光瞄準器、夜視儀等多種附件。槍管上裝有一個縮頸用以掛裝M203榴彈發射器,可以發射北約任何制式槍榴彈。那使它具有較強的點、面殺傷能力,火力和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
此外,為減低和隔絕全自動開火時產生的熱量,M4A1還裝配了較厚重的槍管,護木內采用了雙層鋁制隔熱層。它還可進行消聲
[2] 。(
國防大學 評)
M4A1卡賓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