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DT高效沉淀池是在傳統高密度澄清池基礎上改進的高效沉淀池,并利用池中的泥渣與混凝劑以及原水中的雜質顆粒相互接觸、吸附、沉淀,以達到泥水分離目的的凈水構筑物。DT高效沉淀池是集化學混凝絮凝、污泥循環、斜管分離以及污泥濃縮等多種分離理論于一體,通過合理的水力設計和結構組合開發出的具有高速水分離和污泥同步濃縮功能的新一代沉淀工藝。
DT高效沉淀池的適用范圍廣,可以稱得上是“"沉淀池。其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工業給水、市政污水回用、工業污水回用等領域。
二、特點
1、出水水質好:通過斜管分離產生出水。
2、耐沖擊負荷:不受流量或污染負荷變化的影響;含砂原水的濁度不可超過1500NTU。
3、運行成本低:與傳統工藝相比,節約15%至40%藥劑。
4、排放的污泥濃度很高,可達30-550克/升。一體化污泥濃縮避免了后續的濃縮工藝,產生的污泥可以直接排放,與靜態沉淀池相比,水量損失非常低。
5、沉淀效率高,每小時達20-60米,是結構的沉淀池,結構緊湊減少了土建造價并且節約建設用地。.
三、工藝流程及說明
DT高效沉淀池組成及工藝說明
DT高效沉淀池主要由混合單元、反應區、沉淀/濃縮區以及斜管分離區組成。其工藝基于以下五個方面:
1、的整體化絮凝反應區設計;
2、推流式反應區至沉淀區之間的慢速傳輸;
3、沉淀區到反應區的污泥再循環系統;
4、采用有機合成絮凝劑;
5、采用斜管沉淀分離機理。
原水加入各藥劑后首入DT高效沉淀池反應區,在反應區通過快速攪拌器攪拌污泥循環作用下快速絮凝,然后在推流段慢速絮凝的作用下絮體增長密集、結實,水流進入預沉—濃縮區,多數礬花在這個單元內沉淀、濃縮,最后通過斜管沉淀單元將剩余礬花從該單元內去除。
DT高效沉淀池各部分的作用說明:
a、混合
采用管式靜態混合器(或機械攪拌),用以快速混合投加的絮凝劑,絮凝劑采用聚合氯化鋁。
b、反應池
反應池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快速混凝攪拌池,另一個是慢速混凝反應池。
快速混凝攪拌池:將原水與絮凝劑快速攪拌混合后引入到反應池底板的。一個葉輪位于中心穩流型的圓筒內。該葉輪的作用是使反應池內水流均勻混合,并為絮凝和聚合電解質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動能量。
在該區加入適量的助凝劑,采用螺旋式葉輪攪拌機進行均勻攪拌,同時通過污泥循環以達到的固體濃度。助凝劑采用PAM。
混合反應池中懸浮絮狀或晶狀固體顆粒的濃度保持在狀態,該狀態取決于所采用的處理方式。通過來自污泥濃縮區的濃縮污泥的外部再循環系統使池中污泥濃度得以保障。
推流式反應池:上升式推流反應池是一個慢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產生掃粒絮凝,以獲得較大的絮狀物,達到沉淀區內的快速沉淀。
c、預沉池—濃縮區
礬花慢速地從一個大的預沉區進入到澄清區,這樣可避免損壞礬花或產生旋渦,確使大量的懸浮固體顆粒在該區均勻沉積。
礬花在澄清池下部匯集成污泥并濃縮。濃縮區分為兩層:一層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層位于其下部。
上層為再循環污泥的濃縮。污泥在這層的停留時間為幾小時。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內。排泥斗上部的污泥入口處較大,無需開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流速不同或負荷不同等),可調整再循環區的高度。由于高度的調整,必會影響污泥停留時間及其濃度的變化。部分濃縮污泥自濃縮區用污泥泵排出,循環至反應池入口。
下層是產生大量濃縮污泥的地方。濃縮污泥的濃度至少為20g/l。污泥濃縮區設有泥位控制開關,用來控制污泥泵的運行,保證濃縮污泥層在所控制的范圍內,并保證濃縮池的正常工作。
采用污泥泵從預沉池—濃縮池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脫水間或可接納高濃度泥水的排水管網等其他場合。
d、斜管分離區
逆流式斜管沉淀區將剩余的礬花沉淀。通過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側的縱向板進行水力分布。這些板有效地將斜管分為獨立的幾組以提高水流均勻分配。不必使用任何優先渠道,使反應沉淀可在狀態下完成。
澄清水由一個集水槽系統回收。絮凝物堆積在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這部分區域濃縮。
通過刮泥機將污泥收集起來,循環至反應池入口處,剩余污泥排放。
四、運行控制
要使高效沉淀池工作狀況良好,應考慮到幾個重要事項:
1、有效的絮凝
在進入高效沉淀池之前,水必須與混凝劑妥善混合,混凝作用通常需要在高密度澄清池上游安裝一臺快速攪拌器,在其他情況下,混凝劑通過一臺靜態攪拌器投加。設計的反應池攪拌系統必須產生較高的流量(約為處理流量的十倍),均勻分散能量,并以相對較高的速度運行,同時當礬花通過時不致使其受到破壞。
2、循環流總控制
污泥循環泵負責:增加反應池內污泥的濃度;確保污泥保持其完整性;無論原水濃度和流量如何,保持沉淀池內相對穩定的固體負荷。
3、污泥層泥位界面控制
污泥層的控制污泥床的高度由泥位計自動控制,可采用一系列的取樣點進行監控。
4、妥善排泥
妥善排泥可避免污泥發酵,并使泥床標高保持恒定,為達到這個目的,其中包括了下列特點:對底部進行有效的刮泥和傾斜,未刮到的區域具有足夠的能量比降;污泥貯存區(不需要濃縮)抽出的污泥符合污泥脫水的要求。
5、高性能斜管設置
通過斜管進行配水,改善了流量分配,消除了傳統的“配水槽"常有的礬花衰變的問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