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參數:
檢查距離(Sn) 2/4/5/8/10/15/20/25mm
操作頻率(Hz) DC:500 AC:25
工作電流(mA) 150/200/300/400
工作環境溫度(℃) -25...75
重復精度(R) ≤10%Sn
消耗電流/漏電流 (mA) 15/0.6/2
電壓降(V) 1.5/5/7
動作指標 紅色LED
短路,極性保護(DC) 無/有
連接方式 1.5M,PUR-電纜/插件
外殼材料 黃銅鍍鎳
感應面材料 PBT
防護等級 IP67
符合標準 GB/14048.10
不銹鋼圓柱型接近開關,主要用于檢測金屬開關具有浪涌、過載、短路、反極性、抗電磁干擾、斷電保護等功能,目前現已廣泛應用于:
● 定位控制
● 輸送動作檢測
● 速度監測
● 速度方向監測
● 進料及出料控制
● 無負載及負載監測
技術參數如下:
電壓:10-30VDC
外殼材質:不銹鋼
輸出方式:PNP/NPN NO/NC
空載電流:≤10mA
重復精度:0.1
開關頻率:100HZ
加電延遲:40
防護等級:IP67
安裝方式:接插件式或電纜
工作溫度:-25℃—+85℃
假信號抑制: 是
防短路/過載: 是
極性反接保護:是
斷電保護: 是
抗電磁干擾: 是
輸出信號方波上升時間:≧10V/μs
接近開關是一種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以實現檢測、控制并與輸出環節全盤無觸點化的新型開關元件。利用金屬進行檢測,當開關接近到某一金屬物體時即發出感應信號。當金屬目標接近這一磁場,并達到感應距離時,在金屬目標內產生渦流,從而導致振蕩衰減,以至停振。振蕩器振蕩及停振的變化被后級放大電路處理并轉換成開關信號,觸發驅動控制器件,從而達到非接觸式之檢測目的。
感應型接近傳感器的檢測原理 |
通過外部磁場影響,檢測在導體表面產生的渦電流引起的磁性損耗。在檢測線圈內使其產生交流磁場,并檢測體的金屬體產生的渦電流引起的阻抗變化進行檢測的方式。 般檢測金屬等導體。 此外,作為另外一種方式,還包括檢測頻率相位成分的鋁檢測傳感器,和通過工作線圈僅檢測阻抗變化成分的全金屬傳感器。 <定性的說明> 在檢測體一側和傳感器一側的表面上,發生變壓器的狀態。
接近傳感器術語解說
標準檢測物體 作為測定基本性能的檢測物體,其材料、形狀、尺寸等都有規定。 檢測距離 用的方法移動標準檢測物體,由基準位置(基準面)測出的至動作(復位)為止的距離。
設定距離 包括溫度、電壓的影響在內,可穩定使用的檢測面與(標準)檢測物體通過位置間為止的間隔。通常是(額定)檢測距離的約70~80%。 差動(差動的距離) 標準檢測物體與傳感器的距離中,傳感器「動作」時與「復位」時之間的距離差。
響應時間
- t1:標準檢測物體進入傳感器的動作區域,傳感器從處于「動作」狀態到輸出為ON的時間。
- t2:標準檢測物體離開傳感器的動作區域,傳感器的輸出至OFF的時間。
響應頻率
- 反復接近標準檢測物體時,每秒鐘檢測隨之產生的輸出的次數。
- 測定方法請參見附圖。
屏蔽
- 該型號磁通集中在傳感器的前部,檢測線圈的側面用金屬覆蓋。
- 作為傳感器的安裝方法,可埋入金屬中。
非屏蔽
- 該型號磁通廣泛發生在傳感器的前部,檢測線圈的側面未被金屬覆蓋。
- 由于易受周圍金屬(磁性體)的影響,所以在選擇安裝場所時需多加注意。
檢測距離的表示方法 | ||
在測定接近傳感器的檢測距離時,基準位置的獲取方式和檢測物體的接近方向規定如下。 | ||
圓柱型?角柱型 | 凹槽型 | |
垂直檢測距離 | 水平檢測距離 檢測區域圖 | |
![]() | ![]() | ![]() |
使標準檢測物體接近基準軸方向(垂直于檢測面),由基準面測得的距離為垂直檢測距離。 | 將標準檢測物體與基準面(檢測面)作平行移動,由基準軸測得的距離為水平檢測距離。該距離隨通過位置(從基準面開始的距離)而變,可用于表示動作點軌跡。(檢測區域圖) | 凹槽型多采用在檢測部的凹槽中通過薄金屬板的方法,可如圖由基準面測定插入距離。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