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結構對高聚物結晶能力的影響
影響高聚物結晶能力的因素很多,既有外界溫度,時間和外力等條件,也有高聚物本身結構的因素。由于分子結構的不同,有能否結晶之分,也有結晶難易之分,還有熔點的高低,通分子結構的討論可分析高聚物的結晶狀況。
1.化學結構的影響
線型高聚物,支鏈型高聚物以及交聯度不大的網狀結構高聚物都可結晶,但體型結構的高聚物,如酚甲醛樹脂,硬質橡膠等,就根本不可能產生結晶。
化學結構越簡單,分子鏈規則的或大部分規則的就越容易產生結晶。如低壓聚乙烯是結構的高聚物,它的鏈節長度很小(2.53A),碳原子依一定的鍵長(1.54A)和鍵角(110度)在平面成鋸齒形排列,易于結晶。高壓聚乙烯因含一定程度的支鏈,其結晶程度就比低壓聚乙烯少得多。
就聚氯乙烯來說,因為氯原子在鏈上位置不一定,形成不規則排列結構,所以難結晶,須高度伸長才結晶,但聚偏二氯乙烯,雖然有氯原子,但呈對稱排列,較為規則,仍屬于高晶性高聚物。
在大多數橡膠中,如天然橡膠,古塔波膠,聚異戊二烯橡膠,順丁橡膠,反式聚丁二烯橡膠和氯丁橡膠等,均有規則的立體構型,因而能結晶。設想將天然橡膠(或聚異戊二烯橡膠)的分子在紙平面展開,它的恒等周期應為9.15A,與實際測量數值8.16A不符。甲基與亞甲基的距離為2.57A(較近),見圖3-18。實際上,甲基與亞甲基排斥作用的結果,都不在異戊二烯基的平面上,,而是與平面成一定角度,使分子彎曲,此時,甲基與亞甲基的距離為2.9A,恒等周期為8.16A(見簡化示意圖)。
用一般方法合成的丁苯橡膠,丁晴橡膠,由于側基排列不規則,鏈節的首尾相接方式亦無規律,甚至含有一些支鏈結構,使分子鏈結構極不規整,所以不能結晶。而用齊格勒-納塔催化體系聚合的順丁橡膠由于結構理想就較易結晶。
將天然橡膠異構化(在天然橡膠中加入少量的硫化苯甲酸,使天然橡膠部分轉化為反式結構),只要其中生成約6%的反式1,4-異構體,就會使天然橡膠的結晶速度減慢500倍以上。這既說明了化學結構對結晶的影響,也是一個應用的實例。
2.分子間作用力的影響
分子間作用力有利于將分子結合在晶體中,提高結晶能力。有強極性基的高聚物,特別是能形成氫鍵的聚酰胺,它甚至在熔融狀態時也會產生半有序區(即結晶中心)。對于橡膠類高聚物,以天然橡膠和氯丁橡膠相比較,后者的分子間作用力較大,所以較易結晶,熔點也較高。但是,如果極性太大,以致分子鏈不能有任何運動的可能性,如纖維素,雖然它的分子鏈本身較為規整,亦不能生成結晶。這也就是柔性因素所在。
3.分子鏈柔性的影響
對于柔性分子鏈的高聚物來說,柔性過小而不易轉變為有序排列,不易結晶。
對于能結晶的高聚物,恒等周期長,分子形狀彎曲的,較難結晶,熔點低;恒等周期短,分子形狀平直的,則較易結晶,熔點也高。如天然橡膠,恒等周期為8.16A(見表3-5),比古塔波膠恒等周期(4.7A)要大,分子形狀也較玩去,所以天然橡膠在室溫下不能結晶,須拉伸才能結晶。古塔波膠在室溫下卻能自然結晶,熔點也較高,約74度。丁基橡膠是橡膠中恒等周期的橡膠(18.5A),所以在較低溫度下亦難結晶即便結晶也需要極長時間,只有拉伸才易結晶。
總之,高聚物分子結構對結晶的影響是比較復雜的,即使是結構極類似的同類高聚物。如天然橡膠和順式-1,4聚異戊二烯橡膠,它們冷凍結晶的速度,伸長結晶的速度都有差別。據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天然橡膠微觀構造較整齊,分子量較大,有極性組分和有一些天然雜志,致使冷凍結晶較快,熔點較高。盡管如此,上述影響高聚物結晶的三因素仍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