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全球貿(mào)易網(wǎng) > 技術(shù)中心 > 所有分類
氨氣的性質(zhì):
無機化合物,常溫下為氣體,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時,氨分子跟水分子通過*氫鍵結(jié)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電離成銨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氨水顯弱堿性,能使溶液變紅色。氨與酸作用得可到銨鹽,氨氣主要用作致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
氨氣的危害:
1、易氣化擴散
發(fā)生泄漏時,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液氨會迅速氣化,體積迅速擴大,沒有及時氣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霧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發(fā),使得氨蒸汽的云團密度高于空氣密度,氨氣隨風(fēng)飄移,易形成大面積染毒區(qū)和燃燒爆炸區(qū),需及時對危害范圍內(nèi)的人員進行疏散,并采取禁絕火源措施。
2、易中毒傷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惡臭味的氣體,容易揮發(fā),氨泄漏至大氣中,擴散到一定的范圍,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傷,每立方米空氣中允許濃度為30mg/m3,當(dāng)空氣中氨的含量達(dá)到0.5-0.6%,30分鐘內(nèi)即可造成人員中毒;氨氣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皮膚,感覺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輕度中毒癥狀為:眼口有干辣感,流淚,流鼻涕,咳嗽,聲音嘶啞,吞咽食物困難,頭昏疼痛,檢查時可見眼膜充血水腫,肺部可聽到少數(shù)干羅音;重度中毒癥狀為:在高濃度氨氣作用下,頭,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膚或造成重二度化學(xué)灼傷,還可出現(xiàn)昏迷,精神錯亂,痙攣,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數(shù)因反射性聲門痙攣或呼吸停止呈觸電式死亡。
3、易燃燒爆炸
氨既是有毒氣體,又是一種可燃?xì)怏w,氨的自燃點為651℃,燃燒值為2.37-2.51J/m3,臨界溫度為132.5℃,臨界壓力為11.4Mpa,氨在空氣中的含量達(dá)11-14%時,遇明火即可燃燒,其火焰呈黃綠色,有油類存在時,更增加燃燒危險;當(dāng)空氣中氨的含量達(dá)15.7%-27.4%時,遇火源就會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濃度17%,產(chǎn)生爆炸壓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熱會膨脹,壓力會升高,能使鋼瓶或儲罐爆炸
使用氨氣報警器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報警器探頭主要是接觸燃燒氣體傳感器的檢測元件,由鉑絲線圈上包氧化鋁和黏合劑組成球狀,其外表面附有鉑、鈀等稀有金屬。因此,在安裝時一定要小心,避免摔壞探頭。
(2)報警器的安裝高度一般應(yīng)在160—170cm,以便于維修人員進行日常維護。
(3)報警器是安全儀表,有聲、光顯示功能,應(yīng)安裝在工作人員易看到和易聽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消除隱患。
(4)報警器的周圍不能有對儀表工作有影響的強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
(5)被測氣體的密度不同,室內(nèi)探頭的安裝位置也應(yīng)不同。被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時,探頭應(yīng)安裝在距屋頂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頭應(yīng)安裝在距地面30cm處,方向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