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門之前得為自己整理衣冠,運泥車出門前也得沖洗干凈。不過,現在南寧仍有一些運泥車還未形成這種習慣。從6月27日起,南寧市開始緊盯建筑工地出入口,從源頭上治理“泥頭車”的撒漏行為。 運泥車的清洗工序并不復雜,只要在建設工地出入口作硬化處理,在沖洗平臺上進行沖洗,*好安裝自動清洗機器,這就可以避免工程車出工地時將污泥帶出而污染路面。6月27日、28日兩天,南寧市建設、市政、環衛、等部門分成兩個檢查組,檢查了41個施工工地。其中,沒進行路面硬化的工地有4個,無沖洗平臺的有9個,未辦理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的有20個。從6月27日到7月31日,檢查組還將繼續對南寧市六城區建筑工地進行專項整治。鳳嶺片區和柳沙半島是目前南寧的建設熱土,但由于棄土處置不規范造成**隱患,成為此次大整治的重點檢查區域。 路面是否硬化一目了然,但出入貨車是否得到了清洗就很難確定了。檢查組發現,在一些施工工地里,即使出入口已經硬化,但卻不配備沖洗平臺和設備。另一些建筑工地雖然有沖洗平臺,但卻沒有專門的排水溝。 那些不注意細節的建筑工地,可以參考學習鳳嶺北面的一個樓盤群。這個樓盤群的施工工地鋪有長達8米的水泥地面,沖洗平臺、排水設施。原來,這個工地有6個不同的建設單位在開發住宅小區,在南寧市建委的協調下,這6個項目業主積極響應文明施工、治理“五亂”的要求,每個項目業主出資5萬元,共籌資30萬元建設了這個可作為“楷模”的工地出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