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瀝青鋪路引熱議,廢舊輪胎循環
2025年04月06日 14:33:18
來源:北京時代天晨科技有限公司 >> 進入該公司展臺
閱讀量:2
橡膠瀝青鋪路引熱議,廢舊輪胎循環
目前,國際橡膠瀝青大會組委會將于9月下旬在南非舉辦的國際會議上,授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環境保護金獎,以獎勵他們廣泛使用廢舊輪胎制成的橡膠瀝青鋪路的創舉。北京經濟技術發區利用橡膠瀝青鋪路總里程逾80千米,是亞洲開始大規模推廣運用廢舊輪胎的區域。
廢舊輪胎也能用來鋪路?這一乍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問題,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實際上,多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廢舊輪胎的循環利用,主要用于輪胎翻新、再生橡膠、橡膠粉以及熱裂解等用途,綜合利用規模不斷擴大,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
總體回收規模擴大,回收率長期保持低位
根據歷年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中的數據,我們匯總出如下表格。
從2011年到2017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持續增長,至2017年廢舊輪胎產量達1300萬噸,比2011年增長30%,年復合增長率4%。業內人士預計,這一數字至2020年將會增長到2000萬噸。
同一時期,我國廢輪胎回收量增長了55.52%,年復合增長率為8%,增長速度較快。但總體回收率*高僅有43%(2014年),比歐美國家的回收率低30%—40%,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行業產能閑置問題較為突出
2015年,我國輪胎翻新量為800萬標準折算條,而同期產能規模為2000萬標準折算條,產能利用率為40%。橡膠粉產量55萬噸,同期產能規模100萬噸,產能利用率55%。熱裂解產量5萬噸,同期產能規模20萬噸,產能利用率25%。產能利用率普遍較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伴隨著質優價廉的合成橡膠不斷進入市場,翻新輪胎和再生橡膠的市場空間受到擠壓,增長率連年下滑。以輪胎橡膠粉生產的瀝青產品,因為成本較高而無法大規模推行。而且這些利用方式在生產和利用過程中,都會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危害居民健康,受到市場抵制。至于熱裂解,則因為技術門檻較高,市場尚且對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普遍存在疑慮,需求暫時受到抑制。
行業技術亟待進步,熱裂解或將成為發展熱點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輪胎翻新量達到1400標準折算條,比2015年增加600萬折算條。再生橡膠產量達到500萬噸,比2015年增加90萬噸;橡膠粉產量達到100萬噸,比2015年增加45萬噸;熱裂解產量達到50萬噸,比2015年增加45萬噸。
由上得知,翻新輪胎、再生橡膠以及橡膠粉的產能規模與十三五規劃目標相符合。可以推測“十三五”期間生產方面的投資不會有太大增加。考慮到這三者生產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其升級技術、降低污染排放的投入將會增加。
熱裂解是以上利用方式中出現產能增加需求的。雖然在技術方面存在較高的準入門檻,但我國企業已經實現技術突破并達到較高水平。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未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的*佳途徑之一。首先,它處理能力強大,單臺裂解主機年處理量達數萬噸,且穩定可靠。其次,它的產品更加多元,資源利用率更高。產品有熱解氣、熱解油、固體碳、鋼絲和一些化工產品。熱解氣經凈化后可作為高熱值的燃氣,熱解油可以作為燃料油或經深加工處理作為化工品重新利用,固體碳可作為炭黑填料,鋼絲可回收作鋼制材料,廢輪胎資源利用率達99%;裂解率>99%,余熱利用率>90%,讓廢輪胎成為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被稱為“黑色黃金”。
2017年初國家、、三部委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把“熱裂解生產技術與裝備”列入重點領域。伴隨著行業規范、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預計熱裂解產業將會受到扶持,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全球貿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興旺寶裝備總站,轉載請必須注明興旺寶裝備總站。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