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千萬不要小看了軸承技術,因為一款小小的軸承,往往決定了一臺機器的使用壽命,在中低端軸承技術上,中國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拿下市場,并且國內成規模的軸承制造商,總數也達到了上千家,每年中國軸承市場的規模,更是可以高達上千億資金,所以一款小小的軸承,幾乎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命脈,而真正令中國意識到國產軸承技術不足的,恰恰是中國基建的發展。
在高鐵動車上,軸承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零件,但中國雖然已經掌握了高鐵動車的制造技術,但卻需要引進其他國家的軸承,因為國產軸承長期無法滿足需求,如果因為國產軸承性能不達標而導致列車組發生事故,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無奈中國只能從日本手中高價進口軸承,這還是輕的,同時中國高鐵技術也在進行走出去戰略,不可避免與日本高鐵產生競爭關系,如果在軸承技術上被日本卡住脖子,那么將非常不利于中國高鐵走出。
所以中國只能突破國產軸承技術,高鐵軸承涉及到金屬零部件的精密加工,而且根據造型不同,也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種類,這些軸承的零部件加工必須非常精細,如果誤差過大,那么就會造成生產出來的軸承不合格,光加工還是步,一些軸承必須長期經受高溫、高腐蝕以及高壓等環境,在這些環境中,軸承不能夠產生形變,同時必須保持著原來的回轉精度,所以對軸承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方面,中國采用稀土工藝融入軸承加工技術,從而極大提升了軸承性能,要知道中國是稀土生產大國,90%的稀土市場,都掌握在中國手中,所以將稀土與軸承結合,能夠讓中國直接實現彎道超車,甚至研制出一些令德日等國也嘆為觀止的新型軸承,難怪就連這兩個國家也需要從中國手中進口軸承零件或者成品,看來西方國家想要用軸承來限制中國發展的陰謀,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