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項目簡介
試點小區隸屬于陜西省熱源廠下轄的五十余個換熱站之一,小區共574戶,總建筑面積64580㎡,供暖用戶共計460戶,供暖面積51664㎡。屬回遷小區,室內溫度范圍26℃—18℃,住戶不滿意率高,收費率低,管理成本、運行能耗高。
通過溝通與調研,擬以此項目為試點,通過對其改造為智慧供熱及節能改造提供技術路線與應用支撐。
二、 合作模式
通過運營承包的方式,購買熱源廠的熱量,5年運營權。降低熱源廠的管理運營成本,保證熱源廠合理的收益的同時提高承包方的節能改造投資成本。
三、 節能改造
1、實施思路
整體規劃、分兩年實施。年完成系統運行數據采集、進行動態化數據分析、指導運行調節和完善第二年度的技術方案。
2、節能改造控制點
①升級熱源以氣候條件(室外溫度)→二次供/回水溫度→參考室內溫度→優化運行曲線的氣候補償系統。
②升級室內溫度的動態平衡改造:具有遠程開關/預收費功能,基于回水溫度的一致性進行室內溫度修正,依據住宅戶型參數(面積/朝向/圍護結構保溫情況等)完成460戶供暖用戶的用熱平衡分配,避免“過熱/過冷”現象出現。同時對用熱住戶的繳費實現遠程管理,提高收費率,降低管理費用。
③增加了50戶無線室溫采集器,以系統典型室內溫度的數據優化氣候補償與動態平衡系統,數據與設備自動孿生,智慧調控。
④將蒸汽冷凝水回收后應用至系統的補水,全供暖季無需額外補水。
⑤系統調控完成運行穩定后,換熱站原有兩臺22Kw水泵更換為15Kw,節電率30%以上。
3、平臺完善
預通過兩年時間完成智慧供熱平臺的搭建和持續性升級。
多年的行業節能經驗形成的節能管理模型,以高性價比匹配項目實際情況,完成智慧供熱平臺的搭建,實現室內溫度實時采集,管網運行數據實時采集與分析,戶間平衡,系統精細化管理等。
通過節能改造,精細管理,提高收費率,減少投訴率,降低能耗。
三、運行一個供暖季的節能數據
目前室內溫度平均21℃,戶間溫差≤2℃,投訴率2%,單位面積能耗0.28GJ,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操控,較系統改造前節熱20%。
四、項目小結
1、該項目采用承包運行的方式解決了熱源廠人員不足、管理成本高等問題,強化了承包方的節能運行意識,提高了承包方進行節能改造精益管理的積極性。
2、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采用氣候補償系統、冷凝水余熱回收系統、戶間平衡系統、能耗監測系統、室內溫度采集系統、遠程預收費系統、智慧供熱數據平臺等,改造思路清晰、技術路線針對性強、項目投資小,通過智慧供熱管理平臺的數據共享,使節能效果更明顯。
3、從整個智慧供熱系統來講,以智慧平衡閥為響應末端的二網精準平衡調溫系統解決了二網精細化調控問題,補全了整個智慧供熱鏈,讓供熱控制更精準、供熱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