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來源于電子設備中廢棄電路板,鋰電池的數量逐漸增加,然而給周圍環境帶來了負擔。然而本文綜述了廢棄電路板的特性,并結合當今國情、在借鑒國外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對實現廢棄電路板的資源化具有一定指導意義,電路板回收設備的回收過程和經濟價值。
目前工業生產及工藝開發多針對具有經濟回收價值的電路板中的金屬組分。然而,占電路板質量分數百分之七十的非金屬成分卻關注較少。分析了廢棄電路板非金屬組分的組成及其有害組分,其含有樹脂及玻璃纖維等有價成分和溴、夾雜重金屬等污染環境的物質,其回收利用對于資源循環利用及環境保護均有重要意義。非金屬成分回收利用主要有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兩種技術:物理處理技術主要將非金屬組分用作結構材料填料、塑料改性劑和建筑材料改性劑;化學處理技術通過焚燒將非金屬組分用作燃料和熔劑或通過熱解回收或溶劑分解回收可將非金屬組分轉化為化工產品。這兩種技術在非金屬組分資源化利用上各有優勢,都已有部分工業化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電子產業技術發展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從而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廢棄垃圾。如果這些電子垃圾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會引起環境污染,而且會造成資源浪費。活性炭是以木屑、煙煤、褐煤、果殼等為原料,經過炭化和活化過程制成的黑色多孔顆粒,由微晶炭和無定型炭構成,廣泛應用于水處理、空氣凈化、制藥以及食品等領域。近年來,隨著活性炭用途的推廣和用量的急劇增加,人們開始研究更多廉價的活性炭前驅體,以代替資源匾乏的木材和煤炭等。而電路板中的樹脂、塑料等非金屬物質大都是高分子聚合物,理論上可以用來制備活性炭,這樣也為活性炭制備原料的擴展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