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軍倉人物履歷
1982年7月分配到寧夏農學院水利系任教,1988年晉升講師,1994年晉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1995年任副系主任(1988年6月碩士研究生均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田水利工程專業,1998年6月畢業于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水利學院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5.05—1999.07 寧夏農學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
1999.08—2002.01 寧夏農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系主任;
2002.02—2004.04 寧夏大學農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廳級);
2004.05—2014.11 寧夏大學副校級調研員,兼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院長;
2014.12—寧夏大學黨委、副校長。[1]
田軍倉科研成果
長期從事節水灌溉理論和技術、水資源高效利用和水資源工程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19項。主持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實現寧夏大學在該獎項上50年以來零的突破,個人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和20萬港元獎金,實現寧夏回族自治區自該獎設立14年以來零的突破。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和參編教材3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4項。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農田水利與小水電》一等獎、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三等獎等9項。在技術推廣方面,增收節支24000多萬元。
科研支撐了教學和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帶頭人,申報成功水利水電工程學科博士點,實現寧夏理工科博士點零的突破。指導畢業碩士研究生16名,正在指導碩士研究生16名,指導博士研究生3名。多次參與自治區重點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研究論證咨詢工作。多次參加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學位點評審工作。
田軍倉學術兼職
任全國水利水電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水利教育協會理事,全國水利高等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全國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評審專家;寧夏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寧夏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寧夏力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寧夏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防滲技術》雜志編委,《寧夏工程技術》期刊編委。
田軍倉獲獎榮譽
田軍倉榮譽獎
(1)199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授予在寧夏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證書、榮譽獎章和榮譽卡;
(2)1999年,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3)2000年,受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同年,人事部等7部委授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4)2002年,全國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5)2003年,寧夏大學校長特別獎勵計劃獎勵;
(6)2005年,被評為寧夏大學優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7)2006年,被寧夏黨委、寧夏日報評為寧夏首屆新聞人物;同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推薦為2005年度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候選人;2006年,被評為寧夏大學2005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8)2007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推薦為院士候選人;同年獲寧夏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9)2008年獲寧夏50年影響力人物;
(10)2009年獲國家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同年獲100位為寧夏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英雄人物;
(11)2010年獲科研貢獻一等獎。
(12)2006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及20萬港元獎金;
田軍倉教學成果獎
(1)2010年3月, 土建水利類專業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科技創新機制的改革與實踐,寧夏回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名次一;
(2) 2001年5月,水利工程企業經營管理學研究與實踐,寧夏回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三等獎,獲獎名次一;
(3)2005年2月,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名次二;
(4)2005年2月,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獲獎名次二;
田軍倉獲獎
田軍倉國家獎
獲獎情況 | 獲獎項目 | 獲獎人員 |
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寧夏干旱地區節水灌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田軍倉、徐寧紅、孫兆軍、李明翔、云、方樹星、彭世彰、周斌、韓丙芳、李建設[3] |
|
|
|
田軍倉省部級獎
(1)2005年5月,《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節水灌溉優化配水技術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名次一;
(2)2005年5月,《溫室蔬菜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名次一;
(3)2002年,《微灌用高含沙水凈化技術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名次一;
(4)1998年,《寧夏揚黃灌區節水灌溉優化配水技術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名次一;
(5)1999年,《寧夏干旱地區渠溝田全防滲灌水技術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名次一;
(6)2007年,《旱作高效節水補灌系列設備及技術示范》,寧夏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名次二;
(7)1998年,《彭陽縣白岔生態農業經濟模式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名次三;
(8)1996年,《鹽池縣農牧交錯區優化生態農業體系的組建及*實用技術試驗示范》,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名次四;
(9)2001年,《寧夏扶貧揚黃(紅寺堡)灌區開發技術咨詢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名次二.
田軍倉優秀論文獎
(1)1995.12,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水技術試驗研究,《農田水利與小水電》核心期刊1994年優秀論文,一等獎,名次一;
(2)2000.09,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過濾方法及裝置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名次一;
(3)2006.04,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組合方案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
(4)1996.03,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溉系統試驗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
(5)2005.01,關于制定寧夏節水型社會發展綱要和建設節水型社會試點的建議,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優秀提案,名次一;
(6)2006.04,寧夏灌區不同水肥處理對膜上灌玉米性狀影響的模糊評判,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二;
(7)2007.04,緩釋肥料在寧夏引黃灌區膜上灌玉米中的應用,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名次二。
田軍倉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2002-2005年承擔國家“863”計劃課題,《精細地面灌溉技術研究》,編號:2002AA2E4041,經費20萬元;
(2)2002-200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壤次生鹽漬化過程的機理研究和模型預報》,編號:50376015,經費30萬元;
(3)2008-2010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寧夏干旱區膜下滴灌壓砂瓜非充分水肥耦合效應及模型研究》,編號:50769007,經費21萬元;
(4)2007-2008年承擔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項目,《寧夏干旱區硒砂瓜高效用水技術模式研究》,編號:20060749001,經費6萬元;
(5)2007-2010年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壓砂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其專用設備研發與示范》,編號:2007BAQ0005501,經費426萬元;
(6)2010-2012年承擔中以國際合作項目,《干旱地區節水技術引進及水肥高效利用研究與示范》,經費25萬元;
(7)2006-2008年承擔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一五”科技重大攻關課題,《寧夏水資源配置與節水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經費51萬元;
(8)2003-2005年承擔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一五”科技重大攻關課題,《寧夏引黃灌區節水農業技術集成與示范》,經費60萬元;
(9)2009-2010年承擔寧夏寧西供水有限公司委托項目,《北干渠供水工程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研究》,經費33萬元;
(10)2006-2008年承擔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科院委托項目,《中部干旱帶硒砂瓜節水灌溉技術開發與示范》,經費2.5萬元;
田軍倉出版圖書
灌溉排水工程學
作者名稱田軍倉
作品時間2006年8月
《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學》系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共分11章,系統介紹了農田水分狀況,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田間工程,灌溉渠道系統的規劃設計,灌溉水源與取水方式,農田排水,排水溝道系統的規劃設計,雨水匯集利用,灌排系統管理等內容。教材除包含灌溉排水工程的基礎理論外,還加...
田軍倉學術論文
(1)田軍倉(3/5),《系統分析方法在小流域治理規劃中的應用——寧夏海原縣韓莊河小流域林、牧、農土地利用優化比例探求》,《寧夏農學院學報》,1984,(1);
(2)田軍倉(1T/1),《灌溉為主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研究》,《西北水利科技(西北水資源與水工程)》,1988,(4);
(3)田軍倉(1T/1),《建設“三三制”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態農業是發展寧南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二副區黃河農業的正確方向》,《寧夏農學院學報》,1991,(3);
(4)田軍倉(1T/1),《農業灌溉管理及早企業化,是振興寧夏黃河農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寧夏農學院學報》,1991, (3);
(5)田軍倉(4/5),《春小麥節水灌溉制度田間試驗研究初報》,《寧夏農學院學報》,1992,(3);
(6)田軍倉(1/2),《寧夏純井灌區與揚水灌區推廣管灌技術的思考》,《寧夏農學院學報》,1993, (4);
(7)田軍倉(1T/1),《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溉系統試驗研究》,《第三次全國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研討會論文選集》,1993,8;
(8)田軍倉(3/4),《寧夏鹽池縣緩坡丘陵區草地生態農業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1994,1(1);
(9)田軍倉(1T/1),《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水技術試驗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4,(4);
(10)田軍倉(1/2),《Study on Guarantee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nwater Catchment》,April 21-25,1997;
(11)田軍倉(1T/1),《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優化組合方案研究》,《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30(2);
(12)田軍倉(1T/1),《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過濾方法及裝置研究》,《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30 (5);
(13)田軍倉(1T/1),《寧夏中部干旱地區發展持續農業的水資源保障體系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7(增刊);
(14)田軍倉(1T/1),《干旱多風地區春小麥噴灌試驗及其閾值分析》,《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8,(4);
(15)田軍倉(1T/1),《揚黃(紅寺堡)灌區節水灌溉模式及其經濟評價》,《節水灌溉》,1998,(3);
(16)田軍倉(1T/1),《干旱地區渠溝田全防滲節水技術研究及展望》,《節水灌溉》,1998,(2);
(17)田軍倉(1T/1),《光溫室冬春茬番茄新法整枝試驗》,《北方園藝》,1998,(5);
(18)田軍倉(2T/2),《綠風95在日光溫室番茄上的應用》,《寧夏農林科技》,1998,(3);
(19)田軍倉(3/3),《日光溫室滴灌肥耦合效應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0,21(3);
(20)田軍倉(1T/1),《開發生態農業—地衣產業的思考》,《寧夏農學院學報》,2000,21(3);
(21)田軍倉(2T/2),《微灌用高含沙水處理技術研究綜述》,《寧夏農學院學報》,2001,22(2);
(22)田軍倉(2/3),《控灌條件下水稻品種優選試驗研究》,《農業水土工程科學論文集》,2001;
(23)田軍倉(1T/2),《精準灌溉的探討》,《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2);
(24)田軍倉(2T/2),《寧夏水稻節水灌溉技術試驗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2);
(25)田軍倉(1T/1),《柔性非全流過濾方法及其裝置效果的試驗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3);
(26)田軍倉(1T/2),《精細地面灌溉技術的研究進展》,《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3);
(27)田軍倉(1T/2),《寧夏三類溫室與其小氣候關系的試驗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3);
(28)田軍倉(2T/2),《GIS在精準灌溉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23(3);
(29)田軍倉(2T/2),《水稻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灌溉排水》,2002增刊;
(30)田軍倉(2T/2),《膜上灌技術的研究進展》,《寧夏農學院學報》,2003,24(04):96-100;
(31)田軍倉(3/3),《從灌區的糧食生產看寧夏的糧食安全》,《寧夏農林科技》,2004,(6);
(32)田軍倉(1/3),《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組合方案研究》,《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10,35(5-6):396-398;
(33)田軍倉(2T/3),《寧夏引黃灌區單種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節水灌溉》,2004,(04):03-06;
(34)田軍倉(2T/3),《寧夏引黃灌區發展節水農業的途徑及潛力分析》,《寧夏農林科技》,2004,(02):35-38;
(35)田軍倉(2T/2),《溫室蔬菜滴灌管堵塞防治試驗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25(02):32-34;
(36)田軍倉(1T/2),《鹽堿地水稻生理及水稻田氮素流失研究》,《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25(03):38-41;
(37)田軍倉(2T/2),《膜上灌入滲規律及水流運動特性試驗研究》,《寧夏工程技術》,2005,4(04):351-353;
(38)田軍倉(2T/4),《寧夏灌區不同水肥處理對膜上灌玉米性狀影響的模糊評判》,《灌溉排水學報》,2005,24(4):29-32;
(39)田軍倉(2T/2),《土壤水-熱-鹽運移規律的研究現狀》,《寧夏工程技術》,2005,4(02):113-115;
(40)田軍倉(1T/4),《溫室番茄滴灌節水節肥與壟溝寬度配方試驗研究》,《農業科學研究》,2005,26(02):40-42;
(41)田軍倉(2T/4),《銀北灌區春小麥節水灌溉制度試驗研究》,《灌溉排水學報》,2005,24(5):29-31;
(42)田軍倉(2T/3),《寧夏引黃灌區“精準灌溉”初談》,《寧夏水利》,2005,(2);
(43)田軍倉(3T/4),《水稻田中氮肥損失研究進展》,《農業工程學報》,2005,21(6);
(44)田軍倉(2T/3),《緩釋肥料在膜上灌技術中的應用研究進展》,《農業科學研究》,2006,27(02):58-61;
(45)田軍倉(2T/3),《膜上灌玉米節水灌溉參數與氮磷比配比的研究》,《寧夏工程技術》,2006,5(02):148-152;
(46)田軍倉(2T/3),《銀北灌區油葵節水灌溉制度研究》,《甘肅農業科技》,2006,(03):11-13;
(47)田軍倉(2T/3),《引黃灌區激光控制平地技術的應用及效果》,《節水灌溉》,2006,(06):35-38;
(48)田軍倉(2T/3),《激光控制平地技術的研究進展》,《寧夏工程技術》,2007,6(02):122-126;
(49)田軍倉(2T/4),《土壤中水、熱、鹽耦合運移機理與模型的研究進展》,《節水灌溉》,2007,(03):22-25;
(50)田軍倉(1T/2),《西北干旱地區壓砂瓜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農業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2005;
(51)田軍倉(2T/2),《新型緩釋肥料在膜上灌技術中的應用》,《寧夏工程技術》,2007,6(01):50-53;
(52)田軍倉(2T/3),《玉米膜上灌溉條件下土壤水、熱運動規律的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7,23(12):85-89;
(53)田軍倉(2T/4),《玉米水平畦灌與膜上灌復合組合方案研究》,《寧夏工程技術》,2007,6(03):263-270;
(54)田軍倉(2T/3),《地下水庫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節水灌溉》,2008,(04):23-27;
(55)田軍倉(2T/4),《膜側灌甜菜水肥耦合產量效應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03):39-43;
(56)田軍倉(2T/3),《水平畦灌條件下水稻不同灌水技術優選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11):34-36;
(57)田軍倉(2T/3),《不同覆膜寬度對老壓砂地西瓜產量的影響試驗》,《山西農業科學》,2009,37(12):22-24;
(58)田軍倉(2T/2),《膜上灌玉米節水灌溉制度與氮磷配比試驗研究》,《節水灌溉》,2009,(12):12-13;
(59)田軍倉(2T/2),《膜下小管出流壓砂地西瓜水肥耦合產量效應研究》,《節水灌溉》,2009,(10):06-12;
(60)田軍倉(2T/3),《寧夏地區硒砂瓜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物流與采購研究》,2009,(10):118-120;
(61)田軍倉(2T/3),《砂田西瓜膜下滴灌技術研究》,《安徽農業科技》,2009,37(35):17829-17831;
(62)田軍倉(3/3),《壓砂地專用播種機的設計與研究》,《農機化研究》,2009,(09):99-101;
(63)田軍倉(3T/3),《超吸水聚合物對沙土綠化節水的影響試驗研究》,《寧夏工程技術》,2010,9(02):142-145;
(64)田軍倉(2T/2),《基于GIS的秦漢渠灌區信息管理系統》,《人民長江》,2010,41(06):100-101;
(65)田軍倉(2T/2),《煤礦污水處理及污水資源化綜述》,《煤炭技術》,2010,29(05):4-6;
(66)田軍倉(2T/2),《寧夏硒砂瓜投資生產不確定性分析》,《湖北農業科技》,2010,49(07):1649-1652;
(67)田軍倉(2T/2),《壓砂地西瓜水肥耦合模型及優化組合方案》,《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0,28(04):24-29;
(67)田軍倉(2T/2),《作物生長模擬模型研究綜述》,《節水灌溉》,2010,(02):1-5;[2]
田軍倉著作和教材
(1) 干旱地區節水灌溉與揚水灌區灌溉調配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獨著,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2) 灌溉排水工程學,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
(3)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副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
(4) 水資源規劃及管理,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5) 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1譯, 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
(6) 計算機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1譯, 水利科技譯文集, 1996
(7) 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效益檢測和評價概要(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1譯, 水利科技譯文集, 1996
(8) 農業開發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1譯, 水利科技譯文集, 1996
(9) 作物需水量分析(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1譯, 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2]
田軍倉
(1)1996.02,《高含沙水微滲灌排滲過濾方法及裝置》,號: ZL 96 1 21408.2;
(2)1996.02,《高含沙水排滲過濾裝置》(名次2),號: EL 96 2 45588.1;
(3)1999.12,《高等級公路防眩灌溉綠化型混凝土護欄》(名次1),號: EL 99 2 55588.4;
(4)1999.12,《高等級公路分隔帶長流程小級配滴灌管網》(名次1),號: EL 99 2 55589.2;
(5)2010.02,《抑制水面蒸發的節水輕質混凝土方法及其工藝配方》(名次1),號: 2010 1 0111404X;
(6)2009.12,《壓砂地專用播種機械》(名次1),號: ZL2008 1 01471764;
(7)2009.12,《壓砂地軟體水囊水肥一體化補給裝置》(名次1),號: ZL2009 2 0144144.9;
(8)2009.12,《一種砂土分離機》(名次2),號: ZL2009 2 0006919.6;
(9)2009.12,《一種精準水肥一體機》(名次2),號: ZL2009 2 00069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