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国产精品,色综合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網站首頁企業百科 產品百科 技術百科 人物百科

肉驢養殖技術 我有新說法
74 0
圈養驢時的技術要點補充:。4.在飼喂中要經常觀察。一經發現肉驢有不適之態,或有減食表現,要立即請獸醫處理,萬不可麻痹大意,貽誤時機。5.公母混養的圈廄,要注意性騷擾。因為性騷擾不僅可造成母畜流產,同時因相互廝咬碰撞,也會造成意外創傷,以致誘發破傷風。故而在設置食位隔護欄時,愈堅固愈好,這樣有利于規模化養殖。

目錄

肉驢養殖技術技術簡介

馬科、驢屬。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發達,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干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驢的性情溫順、耐受力強、壽命長、食量小,且即藥、補、食三大功能于一體。早在3500年前,商湯時代人們已在今新疆天山以南和甘肅等地開始馴養了驢,并將驢和馬雜交。約有毛驢4000萬頭,其中47%分布在亞洲。我國是世界上養驢最多的國家,年存欄量約為1000萬頭。新鮮驢肉呈暗紅色,驢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較其它畜肉低,礦物質含量為1.1%左右,含量較低,且有滋味清淡、鮮美、風味等特點而被作為餐桌上和休閑的美味佳肴。

肉驢養殖技術養殖技術

肉驢養殖技術
小驢到成驢的育肥飼養驢屬草食性動物,抗病力強,易飼養,好管理,繁殖快,放養、圈養均可,且投資小,很適合農戶進行小規模飼養。經過冬季短期育肥,小驢的體重可達200——400千克,成驢的體重可達320~400千克。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估算,飼養一頭驢可獲利600~1000元。
選擇育肥驢
關中驢和德州驢。關中驢主要產于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育肥后體重可達250~290千克;德州驢主要產于山東德州市,育肥后體重可達325千克左右。
驅蟲健胃
驢入欄穩定3~5天后即可進行驅蟲健胃。用蟲克星驅除驢的體內寄生蟲,其粉劑口服的用量為每公斤體重0.1-.02克,針劑皮下注射的用量為每公斤體重0.65毫升。健胃通常在驅蟲3天后進行,給每頭驢口服人工鹽60~100克或口服健450克。
小驢的育肥飼養
對于從外地購進的小驢應加強訓練,使其逐步適應當地的飼喂條件。開始可將玉米、小麥等磨成粉,熬成稀粥并加入少許糖,以誘其采食,數日后除正常喂草外,每日喂80~100克精料,以后逐漸增加。在小驢的整個育肥期共需精料480千克左右。
成驢的育肥飼養
對于從外地購進的成驢,要先喂一些青草、麩皮等易消化的飼料,并做到少喂勤添,每次喂六七成飽即可,待其吃草正常后再進入育肥期。育肥期的混合粗飼料主要以優質干草、豆秸粉、玉米秸粉為主,混合精飼料一般為50%的豆餅、30%的玉米面、20%的麩皮。育肥驢白天可喂兩次精料,在夜間只給粗飼料,每次喂八成飽,大約經過兩個月時間即可宰殺出售。成年驢催肥用的精、粗飼料要根據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市場行情加以選擇,如粗飼料可用棉殼、豆秸粉、玉米秸粉等,精料可用花生餅、豆餅、煮熟的高粱或大豆粉等。育肥期要限制驢的運動量,并保持圈舍和環境清潔、干燥。

肉驢養殖技術經驗之談

圈舍
集約化肉驢育肥,以圈廄養殖為好。一般的圈廄以上能擋雨、下可遮風就行。圈舍內設有供給食用的食槽,每頭驢應留足60~80厘米的食位,在成年驢之間,按食位的距離,設置堅固的柵欄為障,以阻止其互相襲擾(公母混養的圈廄更為重要)。
飼料
驢是草食動物。其食草尤以干、硬、脆的農作物秸稈為佳。例如:玉米、谷子、豆蔓等質地較硬的秸稈,用鍘草機切成3~4厘米長的短段,最忌喂半干不濕、折之不斷的飼草。因為此類飼草最易讓驢鬧“結”癥。同時再輔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小麥麩皮等。每天早、中、晚各喂一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喂時添上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時,再喂合草(即將秸稈再摻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以此誘其食欲。待其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再摻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整粒飼料或摻以小麥麩皮及少量水),以誘其達到攝食量。
繁殖
肉驢的集約化養殖還處于剛起步階段,所以由人工培育的產肉型驢還未見推廣。我們要進行飼養就得選用形體較大、又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繁殖性能良好,而且飼料報酬也高的驢種為佳。像我國現有的陜西關中驢、山東德州驢和山西的廣靈驢、云南驢,都是育肥驢的優良種選。肉驢多以同類交配繁育為主,也可和馬進行雜交。集藥化養殖可采用人工授精法,采集良種精液有利于大批量繁育,加速良種的推廣培育。
養殖
肉驢從習性上講,比起馬、牛等家畜更耐粗飼,抗病力也較強,但這并不等于就不生病。尤其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嚴格執行“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更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疫病發生。肉驢同騾馬一樣,容易患傳染性貧血、鼻疽和破傷風等。要切實養好肉驢,應注意以下幾點:

肉驢養殖技術技術總匯

之一
肉驢在下槽離圈時,應讓其飲足清潔水,嚴禁飲用污染水或臟水。
之二
搞好飼舍衛生,圈廄內不留隔夜糞便,食槽和水缸要定期清潔消毒。圈廄應建在遠離村莊的地方,以免受疫病感染。
之三
肉驢每次進圈或出圈時,尤其是使役完畢后,要讓其痛痛快快地打幾個滾(因為驢打滾是獨蹄畜休息的方式),并逐個進行刷拭,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皮膚清潔,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生理機能,增進體質健康,消除疲勞。
之四
在飼喂中要經常觀察。一經發現肉驢有不適之態,或有減食表現,要立即請獸醫處理,萬不可麻痹大意,貽誤時機。
之五
公母混養的圈廄,要注意性騷擾。因為性騷擾不僅可造成母畜流產,同時因相互廝咬碰撞,也會造成意外創傷,以致誘發破傷風。故而在設置食位隔護欄時,愈堅固愈好,這樣有利于規模化養殖。

肉驢養殖技術飼養方式

看了這里就OK
之一
按用途和個體分槽定位 飼喂時,應根據肉驢的用途實行個體分槽定位飼養,即按性別、個體大小、采食快慢、個體性情、種用或繁殖、育肥等定位。臨產母驢和當年幼駒要用單槽。哺乳母驢的槽位要相應寬些,便于幼駒吃奶和休息。
之二
按季節分飼喂次數、定時定量 要根據季節確定每天的飼喂次數、時間和喂量。如冬季寒冷夜長,可分早、午、晚、夜喂4次,春、夏季可增加到5次。秋季天氣涼爽,可減少到每日3次。另外飼喂時間、喂量都要相對固定,采食過量或采食量不足,影響飼喂效果,造成消化道疾病。
之三
依槽細喂,少給勤添 根據定位的槽內飼料采食情況,確定飼喂量和不同飼料的飼喂順序。每次飼喂時應先喂草,后喂加水拌料的草。每次給草料不要過多、少給勤添,使槽內即使不剩草也不空槽。精料應由少到多,逐漸減草加料。
之四
充足飲水 應根據飼料的種類、氣候等給肉驢供應充足的水。一般每天飲水4次,天熱時可增加到5次。飲水不要過急,過急易發生嗆肺和腹痛。水槽和水桶位置不要過高,飲水要保持清潔、新鮮。天冷時飲水要加熱,防止飲用過冷的水。

肉驢養殖技術飼養育肥

驢肉屬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驢肉還具有補血、益氣補虛等保健功能。對驢進行飼養及育肥,要實施以下四項措施。

肉驢養殖技術選好驢種

我國的驢按體格大小分三類:大型驢有陜西關中驢、山東德州驢(渤海驢),體重250-290千克,種公驢也有在350千克以上的;中型驢有山西晉南驢、廣靈驢,河南淮陽驢、甘肅慶陽驢,體重220-250千克,種公驢也有300千克以上的;小型驢有河南毛驢、陜西滾沙驢、內蒙古庫倫驢、寧夏西吉驢、甘肅涼州驢、四川驢、云南驢、西藏驢、遼寧驢,體重160-220千克,種公驢也有250千克以上的。肉驢的品種選擇要求有三:一是生長發育迅速,可使育肥進程加快,飼養效益提高;二是體型要大,可多長肉,提高屠宰率;三是體格要健壯,蹄小而堅實,抗病力強,遺傳性好。養肉驢宜選中型驢,次之為大型驢,而小型驢多為制用,其肉也投放市場。以良種驢改良本地驢,用其雜交后代培養肉驢是。

肉驢養殖技術抓好育肥

驢舍應選擇背風、向陽、干燥、溫暖而又涼爽的房屋,根據年齡、體況、公母、強弱進行分槽飼養,不放牧,以減少飼料消耗,利于快速育肥。育肥進程可分為3個階段: 1、適應期:購進的驢蟲,不去勢,按性別、體重分槽飼養。初生驢15日齡訓練吃由玉米、小麥、小米各等份混勻熬成的稀粥,加少許糖,但不能喂太多,一般用作誘食,精料飼喂從每日10克開始,以后逐步增加,到22日齡后喂混合精料80-100克,其配方為:大豆粕加棉仁餅50%、玉米面29%、麥麩20%、食鹽1%,1月齡每頭驢日喂100-200克,2月齡日喂500-1000克。如是新購進的成年驢或是淘汰的役驢,先飼喂易消化的干、青草和麩皮,經幾天觀察正常后,再飼喂混合飼料,粗料以棉籽殼、玉米秸粉、谷草、豆莢皮或其他各種青、干草為主,精料以棉籽餅(豆餅、花生餅)50%、玉米面(大麥、小米)30%、麩皮(豆渣)20%配合成。飼喂時講究少喂勤添,飲足清水,適量補鹽。 2、增肉期:成年驢所喂飼料同上。幼驢日補精料量從100-200克開始,2月齡后補喂500-1000克,以后逐月遞增,到9月齡時日喂精料可達3。0-3。5千克。全期育肥共耗精料500千克。如將棉籽炒黃或煮熟至膨脹裂開,每頭驢日喂1000克,育肥效果更佳。 3、催肥期:為2-3個月。此期主要促進驢體膘肉豐滿,沉積脂肪。除上述日料外,還可采取以下催肥方法:(1)每驢每天用白糖100克或紅糖150克溶于溫水中,讓驢自飲,連飲10-20天。(2)豬油250克,鮮韭菜0.86千克,食鹽10克,炒熟喂,每日1次,連喂7天。(3)將棉籽炒黃熟至膨脹裂開,每驢每天喂1千克,連喂15天。在育肥過程中再添加適量鋅,可預防脫毛及皮膚病。舍飼肉驢一定要定時定量供料,每天分早、中、晚、夜4次喂飼,春夏季白天可多喂1次,秋冬季白天短可少喂1次。但夜間一定要喂1次。

肉驢養殖技術加強管理

肉驢的育肥,要注意舍內常溫,天冷時要保溫,并盡量讓驢多曬太陽,避免因御寒過多消耗體能;天熱時及時降溫,加強通風,以防中暑或食欲減退。每日應有1小時左右的運動,遇上雨雪天,可在有遮陽棚的圍欄內做輕微運動。每天對肉驢進行幾次身體刷拭,即可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表運動,又可驅除虱、螨等體外寄生蟲,促進體表健康。驢舍、飼槽、水槽每日清掃、涮洗干凈,保持清潔衛生,每隔10~15天用3%的來蘇兒消毒驢舍,以防疾病發生。

肉驢養殖技術適時屠宰

過了催肥期肉驢增長緩慢,飼料報酬會逐步下降。這時屠宰率。屠宰前1天光喂水不給料,使驢處于狀態。因此時喂料,會影響肉質。

肉驢養殖技術結束

怎樣掌握肉用驢育肥結束期
判斷肉驢育肥結束期,不僅對養驢者節約投入,降低成本,而且對保證肉的品質有極重要的意義。
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采食量判斷
在正常育肥期,肉驢的飼料采食量是有規律的,即采食量,隨著增重而下降,如下降量達正常量的1/3或更少則可結束育肥。
2 按活量計算日采食量(以干物質為基礎)。采食量為活重的1。5%或更少,這時已達到育肥的結束期。
3 從肉驢外貌判斷。檢查判斷的標準為:必須有脂肪沉積的部位是否有明顯脂肪及脂肪量的多少;脂肪不多的部位和沉積的脂肪是否厚實、均衡。
驢的初配適齡何時為宜?
母驢生長發育至體成熟時,有了雌性動物的外貌特征。母驢開始配種的體重一般應為其成年體重的70%左右。母驢的初配年齡一般為2。5—3歲。種公驢到4歲時,才能正式配種使用。
如何控制母驢的發情?
驢是季節性多次發情的動物,發情從3、4月份開始,4—6月份為發情的旺季,7—8月份,酷暑期減弱,發情期較長,至深秋季節停止,進入乏情期。也可利用人工誘導方法,即在母驢的乏情期,利用外源激素(如)等物質或環境條件的刺激,誘導母驢發情。一般情況下,可給母驢肌肉注射或是絨毛膜前列烯醇等,來控制母驢的發情,效果較好。
何時為配種適宜時間?
母驢排卵時間一般在發情開始后3—5天即發情停止前1天。為此,配種時間應在發情持續期的1—5天內進行,受精率較高。

肉驢養殖技術育肥經驗

驢駒的飼養
對初生驢駒除了按正常的方法飼喂外,一般在其15日齡開始訓練吃精飼料,可將玉米、大麥、燕麥等磨成面熬成稀粥加上少許糖誘其采食。開始每天補喂10~20克,數日后補喂80~100克,1個月后補喂10~20克,兩個月后喂100克,以后逐日增加,9月齡后日喂精料3。5公斤。
驢駒的育肥還可用以下6種方法:① 黃豆和大米各500克加水磨碎,放入米糠250克和適量食鹽拌勻,驢駒吃草后再喂,連喂7~10天。② 每頭驢每天用白糖150克溶于溫水中,讓驢自飲,10~20天即可壯膘。③ 將棉子餅炒至黃色或放在鍋里煮熟至膨脹裂開,可除去90%的棉酚毒,且香味撲鼻,每頭驢每天喂1公斤,連續15天。④ 取豬油250克、鮮韭菜1公斤、食鹽10克,炒熟喂驢,每天1次,連喂7天。⑤ 每天給驢駒口服10毫克,日增重可提高12%。出欄0天在驢駒耳下埋植24毫克,放牧驢日增重可提高15%。⑥ 在飼料中加微量元素鈷、碘、銅、硒等,能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增重。育肥中加喂一些鋅,可防止脫毛,減少皮膚病。
成年驢的催肥法
對新從外地購來的成年驢可先喂一些易消化的青干草和麩皮,要少給勤添,喂七成飽即可。驢采食正常后,可進入引喂期。這時的混合飼料主要是棉子皮或谷草,混合精料主要是大豆餅或棉子餅(50%)、玉米面(30%)和麩皮(20%)。開始時在精飼料中加入少量大豆餅或棉籽餅和谷草或棉籽皮,以后逐漸增加,1周后即可全喂餅類及谷草或棉籽皮。兩個月后讓驢吃到八成飽為宜。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另外,還要滿足飲水,限制運動,刷拭皮膚,保持清潔,以利育肥。
場址的選擇
肉驢場應水電充足,水源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飼料來源方便,交通便利;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質堅實,背風向陽,空氣流通,平坦寬闊或具有緩坡,距離交通要道、公共場所、居民區、城鎮、學校1000米以上;遠離醫院、畜產品加工廠、垃圾堆及污水處理廠2000米以上,周圍應有圍墻或其它有效屏障
場區布局
肉驢場一般分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生活區和管理區應設在場區地勢處或上風頭處,與生產區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輔助生產區設在管理區與生產區之間。生產區包括驢舍、運動場、積糞池等,應設在場區地勢較低位置。消毒室、獸醫室、隔離室、積糞池和病死驢無害處理室等應設在生產區的下風頭,距驢舍不少于50米。人員、動物和物質轉運應采取單向,以防交叉污染和疫病傳播。場區四周、道邊及運動場周圍要植樹綠化。
肉驢舍的建設
驢舍建筑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驢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雙坡式驢舍常用。驢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驢舍大門入口處要設置水泥結構消毒池。驢舍內主要設施有驢床、飼槽、清糞通道、糞尿溝、飲水槽和通風換氣孔等
驢舍內環境控制
通過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來調控驢舍內的有害氣體和溫度。同時,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保證驢舍內環境達到國家標準。

肉驢養殖技術養殖基地

肉驢場一般包括3-4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具體布局遵循以下原則:
生活區:指職工文化住宅區。應在牛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遠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
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有關的建筑物。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場外運輸車輛、牲畜嚴禁進入生產區。
生產區:應設在場區的較下風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靜。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嚴格消毒。生產區肉驢舍要合理布局,分階段分群飼養,,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便運輸距離,便于科學管理。粗飼料庫設在生產區下風口地勢較高處, 與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離。兼顧由場外運入,再運到驢舍兩個環節。飼料庫、干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于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驢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
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驢區應便于隔離,單獨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處理等。填埋井或焚尸爐距畜舍300-500米以上。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
三種模式
遵循“科學、實用、舒適、環保”的原則。.選址要以遠離疫區和有無污染飲用水源,與居民區保持50m以上距離,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水,電、路相對方便,兼離飼料地、放牧場所較近的地方為宜;驢舍外形結構一般以磚瓦房為好,四周設計高1.5m左右(稍高于肉驢體)磚墻,磚墻上至屋檐設計活動拉窗或草簾,夏季可打開拉窗或拆除草簾通風,冬季可關上拉窗或掛上草簾防寒,也可設計三面墻留正面開放式肉驢舍,瓦房有利予排濕通風,確保冬暖夏涼;地面需硬化略帶傾斜,便于糞尿清理和節省墊草;驢舍面積按4—5頭設計,分系留式、單舍式和散養式3種,系留式肉驢舍適于規模較大肉驢場,將肉驢系于同定的飼槽和水槽邊,一般槽高0.6m,寬0.8m.其中食槽0.5m.水槽0.3m,食槽在外,水槽在內,略低于食槽,槽內呈“U”字型,槽深15-20cm.肉驢床間設置隔欄有利于糞尿集中和清掃;單舍式即l頭肉驢關養1個肉驢舍,驢舍大小因地制宜,食槽水槽位置以方便投料為好;散養式以l間肉驢舍關養4-5頭為宜,食槽水槽需確保夠用,驢舍面積以5n,頭計算。另外,科學設計投料道、清糞道的大小,便于飼養管理作業,糞尿溝要有一定傾斜度,便予管理。

肉驢養殖技術注意方面

肉驢吃.最忌喂半干不濕、折之不斷的飼草.因為此類飼草會使驢患腸便秘.同時再輔以豌豆、玉米、炒棉籽等精料或小麥麩皮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喂時先添單草讓驢吃至大半飽時,再喂合草,以此誘其食欲.若驢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再摻以豌豆、玉米、炒棉籽等整粒飼料或摻以小麥麩皮及少量水拌和, 養驢以誘其達到攝食量.
成驢育肥
1、新購入的驢,第1天光飲水;第2天飲水,加喂青草或干草;第3天飲水,自由采食青草或干草,加喂麥麩0.5公斤;第4天~6天同上,加喂玉米1公斤。
2、經6天過渡期后,即可進入育肥期,粗飼料谷草、棉籽皮、大豆秸、玉米秸等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每頭日喂3.5公斤~4公斤,其組成為:棉籽餅或大豆粕、花生餅50%,玉米面29%,麥麩20%,食鹽1%,另每頭每天加喂20克。
3、育肥期間要限制運動,供給清潔飲水,每天刷拭驢體,保持圈舍和周邊環境干燥衛生。育肥60天~70天即可屠宰。
參考資料


目錄
相關產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