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魔芋基本介紹
四、加強協會交流,促進產業宣傳。以縣魔芋協會為載體,加強與中國魔芋協會和全國魔芋界的交流。相繼與省、市有關部門及日本原田株式會社、武大、華農大、西南農大和魔芋研究中心開展交流咨詢活動。這些活動大大地提升了我縣的度,有效地擴大了我縣的影響力,形成了發展魔芋產業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市場預測,及時發布信息。針對農民群眾對魔芋市場的擔心,縣魔芋協會通過與中國魔芋協會的交流和了解,為我縣魔芋生產作出預測,指導實際生產。通過對近兩年的生產趨勢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調查了解,及時向廣大農民群眾發布魔芋市場指導價,同時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協調,在收購價格上達成共識,達到產業鏈各方利益的平衡,保證了我縣鮮魔芋銷售價保持在1500元/噸,即每市斤不低于0.7元,切實保護了芋農的生產利益,避免了縣內企業的盲目競爭。并圍繞魔芋種子保護發出呼吁書,為基地發展需要抓好種子的貯藏與保護工作。
六、加強協調服務,創造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協會的中介橋梁與紐帶作用,一是把政府與行業緊密聯結,定期把行業發展動態、成效、問題反映給政府,以取得政府的支持,如在治理整頓運輸秩序期間,由于限載,加大了鮮芋的運輸成本,通過協會及時匯報,在政府的支持下,召開運輸業者與交管部門協調會,建立了魔芋運輸綠色通道,既降低了企業運輸成本,又解決了農民鮮芋因運輸不暢而造成的積壓問題。二是加強企業與生產者的交流,增強行業整體意識,互相支持,互相諒解,力求兼顧企業與農民等產業鏈之間的利益平衡,基本杜絕了鮮芋收購中壓級壓價等損農坑農現象的發生。三是引導企業發展。我縣魔芋加工企業都是從家庭作坊式干起的民營經濟,生產經營的基礎條件不是很好,優勢還不強。對此,協會從市場發展前景,國家產業發展政策,魔芋行業形勢等方面去積極的引導企業,為其爭取政策,創造發展環境。同時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誰有能力,誰當龍頭,誰當龍頭,支持誰”的原則,從企業招商引資,項目申報,生產經營和融資等方面積極的幫助他們,在努力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加強企業改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樹立企業形象等方面下功夫,使魔芋企業的發展有了新起色。如支持協力公司遷建工業園,爭創“市級”,通過IS0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支持月亮神公司新上了一條魔芋食品生產線。這些企業通過技術設備改造,擁有較為*的魔芋生產加工生產線,改善了產品結構,提高了產品質量,實現了產品增值,產品國內外,為竹溪魔芋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龍頭帶動作用。四是積極培育村級魔芋專業合作組織。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立足當地實際,我們通過調查,選準選好基層專業組織的,通過宣傳發動,培育建設了竹溪縣鳳藍魔芋專業聯合會,實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辦會模式,以保障芋農利益,提高魔芋生產的規模發展綜合效益為宗旨,現已發展會員200戶,700余人,建有高標準魔芋生產基地4個,輻射帶動周邊3個村。聯合會與魔芋龍頭加工企業簽訂了魔芋購銷合同。同時,組織會員開展了生產技術培訓。
近年來,從到地方非常重視農村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設,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文件,這對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展示了廣闊的空間。我們魔芋協會此前雖做了一些工作,但遠遠還沒能達到形勢發展的要求。今后協會的工作要逐步向規范化運作轉軌,進一步強化行業管理,多開展的工作協作,多開展工作交流和信息交流,多開展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為全縣魔芋產業的不斷向前發展作出新貢獻。
竹溪魔芋產業不斷發展
竹溪縣魔芋基地建設被湖北省政府納入全省優勢農產品魔芋板塊建設規劃,被中國魔芋協會授予“全國魔芋種植基地重點縣”;2005年7月,成功舉辦了第四屆全國魔芋種植基地建設經驗交流會。目前,該縣魔芋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成為鄂西北地區魔芋生產集散地。一是基地建設已具規模。目前全縣魔芋基地面積達到6.1萬畝,鮮芋總產達6萬噸;種植環節產值預計7800萬元。二是得以發展壯大。全縣民營魔芋企業7家,固定資產2000余萬元,占有流動資金2500余萬元。其中有三家企業被納入市級,有三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目前,已擁有鮮魔芋干燥生產線以及魔芋精粉、微粉、純化粉、魔芋食品等生產線。預計今年精粉產銷量1600噸,微粉150噸,產值4500萬元,成為全國魔芋粉主要生產地。三是科技推廣逐步深入。堅持試驗、示范、推廣三結合,摸索出了一套“以農業綜合預防”為主的病害防治技術;建立了科學種植模式,如魔--苞,魔--林等高效間套模式。四是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以組織體系為主線,金融信貸與擔保,技術推廣與服務、中介組織與加工,為魔芋產業鏈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竹溪魔芋銷售一空
金秋十月,正值鄂西北山區采挖鮮魔芋的大忙季節,竹溪縣3萬魔芋種植戶足不出戶,就能將自產鮮魔芋銷售一空,穩定增收。
這是因為有一批活躍的商販上門收購,再轉賣給本縣的魔芋精粉、食品加工企業,最終漂洋過海,出口到美國、日本、朝鮮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地處秦巴山區的竹溪縣海拔300-2700米,自然環境適合魔芋生長,種植魔芋已有500多年的歷史。90年代初,在解決了農民吃飯問題之后,這個縣面向市場擴種魔芋,種植面積由1994年的0.6萬畝增加到去年的2.68萬畝,享有“中國魔芋之鄉”的美譽。
在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竹溪縣將主要精力轉向扶持魔芋加工企業和開拓銷售市場。目前,全縣魔芋加工正向多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已有魔芋精粉和食品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能力8000多噸,生產的“雙竹”牌魔芋掛面于去年被評為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與此同時,他們組建專業銷售隊伍,積極尋找市場,簽訂銷售合同,并在互聯網上建立了網站發布魔芋生產信息,吸引了一批銷售經營企業前來洽談。至今年8月初,已與上海、海南、香港等地7家食品經銷公司簽訂了魔芋精粉出口供貨合同3000多噸,使今年的3萬多畝鮮魔芋還未從地里挖出就已找到遠嫁的“婆家”。
竹溪縣魔芋研究所著力魔芋“新品種”引進
竹溪縣是“中國魔芋之鄉”,屬鄂西北魔芋板塊基地的核心區,基地面積達5萬余畝。多年來,由于我縣種植的全部是本地花魔芋種,品種單一,種性退化,病害發生較重,嚴重制約了魔芋產業的發展。竹溪縣魔芋研究所作為湖北省縣級魔芋科研單位,近年來在致力開展魔芋病蟲害防治試驗攻關的同時,大力引進魔芋優良新品種。
該所從四川金沙江流域批量引進優質、抗病的白魔芋新品種,并在海拔1000米的泉溪鎮泉源村試種,田間長勢良好,病害率在5%以內,畝產鮮芋達1800多斤,實現白魔芋批量引進試種成功。今年,竹溪縣魔芋研究所將依托中國魔芋協會,再次引進日本選育的抗病、高產魔芋良種-赤城大芋及榛名黑,以不斷豐富我縣品種資源,提升“中國魔芋之鄉”品牌內涵。
相關詞條
竹溪縣,魔芋美食,魔芋種植。
相關資料
www.hbstd.gov.cn/kjt/show_affiche.jsp?id=86532K2008-10-1
/200509/ca872551.htm18K2005-9-19
/html/czsy/.../084636412.html18K20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