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座椅分類
汽車安全座椅
每個汽車的車座都是按照成人體型來設置的,安全措施也以成人考慮為主,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等。所以兒童使用的安全座椅也就應運而出了,安全座椅主要是以兒童體型為主量身制作的保護性設備,其科技含量和價值由廠商的不同而不一。
汽車安全座椅歷史發展
安全座椅首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到發展,特別是80年代以來,歐美等國相繼出臺相關的法規,強制兒童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座椅才得以迅猛發展及快速普及。產品也逐步從泡沫制品向多元化新材料制品發展。
相應的法規及生產和檢測標準的出臺,對安全座椅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安全座椅的發展。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幾大標準:歐洲ECE R44/03標準、美國JPMA/ASTM、加拿大CMVSS 213、日本JIS等。還有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也都相繼頒布了相應的標準。其中以歐洲對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要求嚴格。人們使用安全座椅由自發轉向強制使用。
隨著我國規定要強制配備安全座椅專用接口,安全座椅這一產品才在中國蓬勃發展。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標準化研究所起草的我國部有關兒童乘車安全的《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國家標準,2014年將正式實施。該標準里面限定了安全座椅的接口問題,屬于國家強制性標準,標準相當大一部分為引用歐洲ECE R44標準。
汽車安全座椅工作原理
安全座椅采用符合兒童體形特點的人體工程學造型 ,配合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生理特點 ,使兒童坐上去格外的體貼舒適 。同時 ,兒童安全座椅依照兒童心理學原則 ,采用適宜的材料 、圖案和周邊形狀設計,給孩子們一種充實和被環繞的安全感 。與此同時,安全座椅又墊高了十余公分的乘坐高度 ,使得兒童視野更加開闊,車輛旅途將不再煩悶枯燥 。
安裝簡單方便 ,即使是初次接觸兒童安全座椅的父母 ,也能在幾分鐘的時間內輕易將其安裝妥定;而簡潔明確的搭扣和調節系帶 ,更讓人隨時可以根據兒童生長特點進行調整 ,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各種 不同型號的兒童安全座椅 ,提供各種不同針對性的妥善服務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要求的款式 。
汽車安全座椅選購技巧
安全座椅類型
選購兒童安全座椅的首要因素除了考慮兒童的體重以及年齡以外,還應根據汽車的品牌、型號選購與之相匹配的兒童安全座椅。在孩子童年,家長需要給孩子購買兩個兒童座椅和至少一個增高安全坐墊,一個是1到3歲、體重在10公斤以下幼兒的向后式,另一個是3到6歲的、15公斤以上孩童的向前式小型兒童座椅。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兒童安全座椅。
質量品牌
汽車安全座椅
選購兒童安全座椅時一定要選擇已經通過ECE安全座椅認證檢測的、具有安全標簽和國家質量合格證書安全性能好的安全座椅;還要盡量選購符合節能、環保、低碳要求的兒童安全座椅;不要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缺失某些部分或者沒有生產商家信息的安全座椅;如果選擇二手安全座椅的話,一定要保證沒有在事故中被使用過。一定要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使用,避免誤操作、亂操作造成的安全隱患。
舒適度方便度
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品牌、質量有保證的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分類年齡段跨度越小越舒適。剛出生的嬰兒,應該選用提籃式安全座椅。尤其一定要為13公斤以下的孩子購買可反向安裝的座椅,這樣才能保護好小寶寶的脊椎以及頭頸,避免剎車時強大的沖力傷害到小寶寶。
汽車安全座椅使用誤區
錯誤1:寶寶過早面朝前乘車
寶寶在不滿一歲、體重不及9公斤之前必須面朝后乘車。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能讓寶寶面朝前坐車。讓寶寶背朝前坐,一旦發生車禍,寶寶身體中最硬的部分背部會比其他部位更好地緩解沖擊力。如果臉朝前,一旦悲劇發生,寶寶相對較重的頭部會先著地,尚未發育的脊骨就不能很好地保護脊髓,從而造成癱瘓或死亡的威脅。
錯誤2:安全座捆綁不夠緊
安全座經汽車安全帶捆綁之后,抓住安全座底部,試著向前方及左右晃動,如果晃動的幅度達2.5厘米以上,這說明安全座綁得不夠緊。此時你應該跪在車座上,把全身的分量都壓上去,盡量系緊安全帶。然后鎖上安全帶的搭扣――這是許多父母都會忽視的一個環節。
錯誤3:把汽車座椅安裝在副駕駛位置
寶寶至少要到13歲才可以坐在副駕駛的位置。這是出于安全考慮,因為一旦汽車出現碰撞,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往往最容易受傷。
錯誤4:忘記把安全座的系繩鎖在汽車后部的鎖扣上。
汽車鎖扣是埋在座椅里的,因此父母有時錯把別的裝置當成了鎖扣,使用時一定不要犯這樣的錯誤。與安全座的系繩相匹配的汽車鎖扣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有些車安裝在車廂地板上,有些在車頂上,有些在座位底下,有些則在后備箱上。仔細閱讀汽車使用說明書,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最后請務必拉緊所有安全帶。
錯誤5:忽略面向后乘坐位置時寶寶的高度。
認真閱讀汽車座椅說明,有一項是關于寶寶面向后乘坐時的高度要求。寶寶的頭至少要低于汽車座椅靠背2.5厘米。如果寶寶的高度在安全范圍之外,就說明該你該更換或調整汽車座椅了。
錯誤6:寶寶身上的安全帶過松
為寶寶系好安全帶后要再檢查一下,如果你能在手指之間擠壓安全帶,那就說明安全帶沒有系緊。如果捆住寶寶的安全帶松了,當汽車發生碰撞時寶寶就有可能摔出來,磕碰在汽車內部的物件上,或是撞在其他乘客身上,導致受傷。所以要記住,安全帶應該緊密牢固,千萬不能是松弛的。
《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2013年7月1日就已實施。宏觀來看,兒童安全問題理應初見成效。
新國標的制定到底能否得到廣泛支持?國民對于兒童行車安全意識是否提高?答案看起來并不樂觀。放眼望去,還是找不到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車輛。國內安全座椅品牌遭遇滑鐵盧。據數據顯示,68%的網友覺得這個產品可有可無。倘若遇到緊急事故,安全座椅的存在性不大。另外22%的網友表示會重視相關問題,但并不會購買相應產品。僅有10%的網友選擇購買。由此而論,“新國標”的實施,像是“皇帝的新衣”。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強制性與引導性的根本區別。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現交通事故。但大多數家長曲解了安全座椅與安全帶的關系。竟還有人認為副駕駛的作為是安全的,因為有安全氣囊的保護。
專家稱,這不是國人的誤區,而是盲區。如果事故真的發生,成年人的體重會因為慣性收到更大的沖擊力,手中的孩子會不自控地充當“緩沖墊”。如果孩子坐在副駕駛的作為上,很有可能被安全氣囊壓迫導致窒息。
反觀國外,在很早之前就已強制性的規定兒童行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研究稱:兒童安全座椅可以有效地將兒童受傷害的幾率降低70%,傷亡比例大大減少。由此可見,兒童行車安全座椅在交通安全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