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功改制以來,馬金英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一套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包括人才的引進和制度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等,“以此保證企業的基業長青,即使到了她功成隱退的那一天,企業也能保持健康、良性發展,甚至比我在時發展更好。我在思索如何將企業的優秀成分變成一種精神、理念和文化根植于企業,像西方一些優秀企業那樣,以此保障這種企業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打造百年老店?!?/div>
總結這么多年經營企業的滋味,馬金英說:“的成功是保住了這個老國有農機企業,的不成功是感覺企業發展太慢?!?/div>
被馬金英謙虛的稱為“發展太慢”的金億公司,在同行看來,卻是只能望其項背。 2006年,金億公司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聯合收割機產銷量突破 2000臺,銷售收入突破 1.6 億元,創造了金億公司的歷史水平,產銷均實現了 50%的增長目標。而金億公司的品牌戰略也成績顯著,“春雨”牌系列聯合收割機一舉榮獲“”、“ 2006年度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山東”等榮譽稱號。同時,已有 26年歷史的“春雨”商標榮獲“山東省”稱號。
與此同時,金億公司的還不斷加大人才引進戰略步伐。 2006年一年內,先后從國內企業選聘各類高級管理、技術人才 8名,這些優秀人才的加盟為金億公司的發展,特別是對于改造金億公司原有老國企環境下形成的禁錮、守舊和安于現狀的不良習慣、作風,起到了巨大作用。人才的引進使金億公司技術創新步伐也得以加快。 2006年,公司先后申報國家技術 9項,新研制開發出高性能水稻收割機、“- 3”型小麥聯合收割機、高性能花生收獲機等新產品,并對原有各型號玉米收獲機進行了多項改進,又研制推出了 4YZ- 3、 4YZ- 4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全部通過了省農機鑒定站的推廣鑒定。技術創新帶來的是市場營銷的突破性拓展,全年新增銷售網點 44家,市場營銷隊伍和服務能力得到了充實、提高和加強,春雨產品“質量好、服務優”已在業內形成良好口碑。
在馬金英的下,金億公司在“農機產品多元化”的道路上也形成了清晰而明朗的產業格局。 2009年,金億大事不斷,喜事連連:
生產小麥聯合收割機3500臺,穩居二;生產四行玉米收獲機150臺,比2008年翻五番。
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完成了公司既定目標。
兩年的歷練,四行玉米收獲機以其效率高、不掉穗的良好性能指標和能收獲倒伏作物的優勢,在東三省贏得贊譽;三行玉米收獲機小批量投放市場,就被終端用戶看好,訂單急劇上升;麥稻聯合收割機在不斷創新、換代的態勢下,使2009年推出的新機型3098B和4J成為2010年市場競爭力的機型。水稻聯合收割機憑借優秀的市場表現,有望成為的產品。
緊跟形勢,順勢而上。公司技改邁大步,承擔了山東省重點結構調整項目“萬臺收獲機生產線”建設,一期工程投資6000萬元的涂裝線和柔性裝配線已經投入使用。整個項目完成后,公司將成為裝備精良、的農業收獲機械生產基地。
隨著企業邁上快速發展的軌道,馬金英顯得更加自信。她說, 2010年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要完成產值和銷售收入 5億元,并把產品做精做細,致力于提高可靠性,堅持持續改進、追求顧客滿意,不遺余力地捍衛“春雨”品牌的榮譽。
四、勇于擔當,建設和諧家庭文化
快下班了,忙碌了一天的馬金英站起身,打了一個“愜意”的哈欠,便迅速收拾好東西,往高密市的一所小學疾疾而行——她正去學校接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孫女。
“單純事業成功不算成功的女人,照顧家庭是一個女人的天職?!边@是馬金英信奉的格言。馬金英的老伴在 1990年就因病,在馬金英的人生詞典里,“堅韌”與“堅強”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馬金英愛人時,三個孩子中老大上高中,老二、老三上初中,其中老三才 12歲。從此馬金英就充當了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角色。 1992年,當時的高密農機廠形勢開始呈現不好態勢,而馬金英大孩子恰好這一年考上大學,壓力顯得更大。而 1994年馬金英在廠長的位置上還未坐熱, 1995年其父親就患上癌癥,直到 1997年父親。此間 1996年,馬金英丈夫之后仍和她一起生活的婆婆癱瘓在床,馬金英一邊忙于千頭萬緒的企業工作,一邊用女人的肩膀扛起了這個當時可謂禍不單行的家庭。
1999 年,馬金英的二兒媳生了一對雙胞胎。二兒媳工作忙,馬金英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這對孿生姐妹的生活。記者問為什么不請保姆,馬金英笑稱,自己這個“保姆”也許比其他任何人做保姆都更為合適。
有人看到馬金英整天風風火火,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做企業,不禁問她:“你準備在企業支撐多久?”馬金英笑答:“要支撐到不需要我支撐的時候”。
“培養孩子、對員工,我首要的要求都是‘德’”,馬金英說。她深感滿意的是自己的這種品質得到了很好的繼承,“現在兒媳、孩子對自己的孝順程度比我對長輩做得更好”。
有一年“三八”節濰坊市組織的一次演講活動中,馬金英動情地說:“姐妹們,社會和政府為我們提供了事業發展的舞臺,家庭是我們幸福的港灣,作為一名女性,我們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好我們所擔當的每一個角色,用誠心、孝心、愛心來成就我們的人生。建設和諧社會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理想,更是我們女性朋友神圣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為此而奉獻女性同胞的美德、別樣的情感;讓我們的生活與事業在和諧環境中歌舞相伴、熠熠生輝!”
馬金英人物事跡
在家庭中,她用自己的孝心、慈心、愛心將一個殘缺的家庭經營成幸福的大家園,呈現一派母慈子孝、其樂融融的和諧氣氛,他們就是山東科樂收金億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金英一家。[1]
山東金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英聽完前來該公司走訪的國網山東高密市供電公司柏城供電所所長李明升的來意后感慨地說。
為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高密市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優質服務這一核心工作,認真實施為民服務滿意工程,以提高服務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為工作重點,不斷規范員工的服務行為,嚴格兌現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承諾”,促進行風建設和優質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該滿意工程采取上門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以及召開客戶關系委員會與行風監督員會議等形式,由公司、供電所所長、農電工“三級同步”深入全市各鄉鎮黨委、政府、用電企業、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在優質服務、業擴報裝、供電質量、電費電價公布執行、故障報修以及行風建設等方面的落實情況進行調查,并虛心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當場承諾及時整改,并將整改意見反饋回訪。通過實施為民服務滿意工程,不僅加深了供電企業與用電客戶的交流和溝通,增強了客戶對供電企業的理解與支持,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供用電環境,提升了高密供電公司的社會形象,在供用電雙方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