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鎮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分屬第十、十二、十三都。
初期,屬第五區。
三十一年(1942年),設澤國鎮,隸屬澤國區。
1958年,改設澤國公社。
1961年,復置澤國區。
1992年5月,設澤國鎮、牧嶼鎮,聯樹鄉。
2001年10月,牧嶼、聯樹2個鄉鎮并入澤國鎮。[6]
澤國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澤國鎮轄24個社區、74個行政村:商城、上街、前街、丁字街、東河、幸福、虎山、下街、小前陳、山北、扁嶼、丹山、澤南、山下陳、長徑、后爐、泥橋、前爐、布巷、下樟村、樓下、下匯頭、騰蛟、牧嶼街、茶嶼、官路、下莊、三衙橋、蔡林、上孚李、水次洋、四份、下鄭、湖亭西岸、新秋、光明、樟皇、橫涇、打角、萬堂、橋林、匯頭林、前岸、戴家、洪家、橋伍、株松、水澄、珠山、徐家、東村、陳家里、豎石、天皇、筻頭、田洋里、西桐、西灣百畝坦、湖頭、山坑、牧南、牧東、沈橋、牧嶼、牧西、池里、五里涇、大池陳、上匯頭、八份、洋肚、牛橋、金水、金樟、渚里、章袁、顏家、山南、南洋王、下周、鄭家、姜家、馬家、埭頭、金施、樓下張、長大、夾嶼、雙峰、高坦、聯樹、三王、下店、塔龍、上莊、長橋,共98個群眾自治組織;下設245個居民小組、1258個村民小組。[6]
截至2020年6月,澤國鎮轄11個社區、51個行政村:樓下社區、騰蛟社區、泥橋社區、扁嶼社區、丹山社區、牧嶼街社區、山北社區、丹崖社區、逢儒社區、鶴池社區、文昌社區、橫徑村、匯頭林村、前岸村、下鄭村、三衙橋村、西岸村、新秋村、湖亭村、官路村、下莊村、茶嶼村、珠山村、橋伍村、水澄村、株松村、西灣村、天皇村、筻頭村、西桐村、牧嶼村、沈橋村、牧西村、池里村、五里涇村、八份村、大池陳村、上匯頭村、金樟村、渚里村、山南村、馬家村、夾嶼村、埭頭蔡村、金施村、樓下張村、長大村、雙峰村、高坦村、聯樹村、下店村、長橋村、光明村、蔣洋村、華晟村、新樂村、章袁王村、鑫合村、江洋村、黎明村、東環村、上塔村,[7] 鎮人民政府駐前陳社區澤國大道188號。[6]
澤國鎮地理環境
澤國鎮位置境域
澤國鎮地處溫嶺市北部,東臨新河鎮,南連城北街道、橫峰街道,西與大溪鎮接壤,北同路橋區峰江街道、螺洋街道和新橋鎮毗鄰,[6] 行政區域面積63.28平方公里。[8]
澤國鎮自然資源
2011年,澤國鎮有耕地面積4.55萬畝。[6]
澤國鎮人口
2011年末,澤國鎮總人口12.6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01萬人,城鎮化率55.5%。另有流動人口13.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6.40萬人,占50.7%;女性6.22萬人,占49.3%;14歲以下18627人,占14.8%;15—64歲92793人,占73.5%;65歲以上14810人,占11.7%??側丝谥?,以漢族為主,達126199人,占99.98%;有壯1個少數民族,共31人,占0.02%。2011年,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94人。[6]
截至2019年末,澤國鎮戶籍人口為128690人。[8]
澤國鎮經濟
澤國鎮綜述
2011年,澤國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9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完成營業稅4222萬元,增值稅5709萬元,企業所得稅419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93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01元。[6]
2019年,澤國鎮有工業企業1690個,其中規模以上16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7個。[8]
澤國鎮農業
2011年,澤國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82億元,比上年增長25.7%,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6%。2011年,生產糧食1.54萬噸,其中水稻1.48萬噸。甘蔗種植面積1.05萬畝,產量6.69萬噸;蔬菜種植面積2.89萬畝,產量6.11萬噸;水果種植面積0.61萬畝,產量2.77萬噸。2011年,生豬飼養量2.10萬頭,家禽飼養量26.60萬羽。[6]
澤國鎮工業
2011年,澤國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97.33億元,比上年增長28.0%,工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60.1%。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26家,實現工業增加值42.09億元,比上年增長9.5%。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3家,其中5億元以上的1家。[6]
澤國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澤國鎮有商業網點7500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2011年,出口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5%,主要產品有鋁合金汽車、摩托車輪轂等。[6]
澤國鎮金融業
2011年,澤國鎮各類存款余額82.37億元,各項余額58.30億元。[6]
澤國鎮郵電業
2011年,澤國鎮郵政業務收入120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4500萬元。
[6] 澤國鎮社會事業
澤國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澤國鎮有幼兒園37所,在園幼兒7709人,專任教師587人;小學14所,在校生13130人,專任教師4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5所,在校生3632人,專任教師2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9%。[6]
2011年,澤國鎮教育經費達1.25億元,比上年增長0.4%;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7%,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5%。[6]
澤國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澤國鎮有技術研究中心2家,臺州市級技術研究中心2家,溫嶺市級技術研究中心4家,各類科技人才14000人。[6]
澤國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澤國鎮有文化事業團體7個,會員563個;鎮科技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4個,文化專業戶35個;公共圖書室26個,藏書32萬冊。[6]
澤國鎮醫療衛生
2011年末,澤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3個,482張,固定資產總值1.13億元。專業衛生人員434人,其中執業醫師189人,執業助理醫師23人,注冊護士22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3.56萬人次,住院手術4598臺次,出院病人1.8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01萬人,參合率99%。[6]
澤國鎮社會保障
2011年,澤國鎮有城鎮生活保障戶數44戶,人數66人,支出20.62萬元,比上年增長33.0%,月人均260元,比上年增長45.9%;城鎮醫療救助320人次,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59人次,共支出575萬元。農村生活保障戶數764戶,人數1087人,支出208.7萬元,比上年增長23.5%,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4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9.72萬元。老人樂園1家,床位96張。社區服務設施8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76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3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62.50萬元,使48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201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06萬人,參保率32.2%。[6]
澤國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澤國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43公里,鄉村通郵率99%。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戶2.7萬戶,用戶2萬戶,寬帶接入用戶1.5萬戶。
[6] 澤國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澤國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干線水管33公里,生產能力3萬噸/日,年工業用水205萬噸、生活用水80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9%;排水管道6.2公里,污水治理工程1項,日污水處理能力3000噸。[6]
2011年末,澤國鎮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座,主變壓器7臺,總容量235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9條,總長度57.28公里,用電負荷14.5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7.02億千瓦時。[6]
2011年末,澤國鎮有公園9個,公園面積9.17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0.0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8.43公頃,綠化覆蓋率9.8%。[6]
澤國鎮交通運輸
2011年,澤國鎮有鐵路甬臺溫線過境,境內長15.91公里,設溫嶺1個站,通往黃巖區、寧波市,樂清、溫州、福州市。京福線國道過境,境內長6.23公里。澤坎線省道過境,境內長6.4公里??h鄉(鎮)級公路7條,總長30.23公里。
[6] 澤國鎮歷史文化
澤國鎮因境內河網密布,為水鄉澤國故名。[6]
澤國鎮榮譽稱號
2020年1月,澤國鎮入選浙江省2020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1]
2020年7月29日,澤國鎮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鄉鎮。[2]
2020年11月,澤國鎮被授予“浙江省抗擊肺炎疫情*集體”稱號。[3]
2020年11月11日,溫嶺市澤國鎮黨委被中共浙江省委表彰為浙江省*基層黨組織。[4]
2021年9月,澤國鎮入選“2021年全強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