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600型可燃氣體報警器是本公司開發的產品,采用高集成度單片機作為控制管理核心,具有備電接口,它可以與本公司研制的ARD300型等4mA-20mA標準信號輸出的氣體探測器相配接,組成功能強大的氣體報警控制系統。亦可輸出(4-20)mA標準信號,上接二次(或DCS)儀表。
該儀器按照國家標準嚴格設計而成,具有高穩定性、低功耗、抗干擾性。可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鋼鐵、煉焦、電力、生化醫藥及水處理等有毒氣體或可燃氣體存在場所,是保證財產和人身安全的理想監測儀器。
ARD300型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是我公司研制開發的探測器,用于長期連續監測空氣中氣體的含量,安裝在氣體易泄漏的場所。可與本公司的ARD600型氣體報警控制器相連,組成完整的氣體監測系統。
該探測器按照GB15322.1-2003、GB12358-2006、JJG693-2011嚴格設計而成,具有高穩定性,低功耗,抗干擾性。特別適用于工作環境惡劣,工作人員不易靠近的易燃易爆場所。是保證財產和人身安全的理想監測儀器。
可燃氣體是指能夠與空氣(或氧氣)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到火源會發生爆炸的,燃燒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的氣體。常見的可燃氣體很多,如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丙炔、丁炔等。這些氣體在達到一定的濃度后,遇明火都是極易引起爆炸的,所以,在存在以上氣體的工作場合,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靜電,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盡可能的在某種可燃性氣體積累的足夠多之前發現隱患。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如何安排?
根據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依據檢測氣體的密度及風向來確定檢測報警儀的安裝位置,但應避免將探測器安裝在空氣流動過大的地方。
一般情況下,面積適中的室內空間可依據保護半徑均勻布點,即探測器安裝在離釋放源距離1m以內或兩只探測器的水平距離6~8m以內;面積過大或存在大量可通風部位的室內空間,應按室外情況布置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安裝在室外時,應布置在有毒氣體釋放源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與釋放源的距離不宜大于2m,或兩只探測器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15m.
檢測比空氣重的有毒氣體時,探測器安裝高度應距地面0.4-0.8m;檢測比空氣輕的有毒氣體時,探測器安裝高度宜高出釋放源0.2m,探測器安裝時探頭應朝下。
說明:氣體密度大于0.97kg/m3(標準狀態下)即認為比空氣重,氣體密度小于0.97kg/m3(標準狀態下)即認為比空氣輕。
可燃氣體傳感器中毒原因有哪些?
對于可燃氣體傳感器有害的氣體是含硅化合物,比如:硅烷、硅樹脂、和硅酸鹽。幾個ppm的這類物質就可以明顯地降低傳感器的性能。而這類化合物的使用范圍又極廣,包括潤滑油、清洗劑、磨光劑、粘合劑、化妝品和藥物霜劑、硅膠(密封條和密封劑),另外的有害物質包括含鉛類化合物,比如含的汽油就會嚴重降低傳感器的靈敏度,特別對高燃點的化合物的靈敏度,比如甲烷。
另外,高濃度的鹵代烴會在催化頭的高熱情況下分解為HCl,可能會造成傳感器的腐蝕降低測量信號。硫化氫和其他還原性硫化合物,像二硫化碳、二甲基、三甲基,以及磷脂、硝基化合物(比如硝基烷烴)都可以被氧化成為礦物酸,也會對傳感器造成腐蝕。熱的有機酸(比如乙酸)或直接暴露于酸性氣體(比如HCl,硫酸蒸氣)也可能腐蝕傳感器。鹵代烴存在于各類脫脂劑和清洗劑的溶劑之中。這類可怕的鹵代烴同樣可以通過聚合物的過熱、PVC焊條中釋放出來。所有這些提及到物質都會對催化頭產生不利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硅類化合物被看成是毒化物質而硫化氫被看成抑制物質。然而,上面提到的物質都會對催化燃燒傳感器有不同程度的靈敏度降低。有些化合物可能在催化頭不斷增加的溫度下發生反應,這些引起傳感器中毒的機理就更加復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