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D301酸銅添加劑 一、特點 1、鍍液容易控制,鍍層的填平度。 2、鍍層不易產生針孔;內應力低,富延展性。 3、電流密度范圍寬闊,鍍層填平度高至 75%,達至光亮效果。 4、沉積速度特快,在4.5安培/平方分米的電流密度下,每分鐘可鍍出1微米的銅層,電鍍時間因而縮短。 5、鍍層電阻率低,故非常適合于對鍍層物理性能要求高的電機工業。 6、可應用于各種不同類型的基體金屬,鐵件、鋅合金件、塑料件等同樣適用。雜質容忍量高,一般在使用一段長時間后(約800-1000安培小時/升),才需用處理。 二、鍍液組成及操作條件 原 料 及 操 作 條 件 范圍 標準(一般開缸份量) 硫酸銅(CuS04•5H2O) 純硫酸(密度= 1.84克/毫升) 氯離子(CL) 195—255克/升 27—38毫升/升 80—150毫克/升(ppm) 210克/升 33毫升/升 100毫克/升(ppm) 酸銅AST-D301開缸劑 酸銅AST-D301A主光劑 酸銅AST-D301B主光劑 8—10毫升/升 0.4—0.6毫升/升 0.4—0.6毫升/升 10毫升/升 0.5毫升/升 0.5毫升/升 溫度 陰極電流密度 陽極電流密度 陽極 電壓 攪拌方法 20—30℃ 1—6安培/平方分米 0.5—2.5安培/平方分米 --- --- 1.0—6.0V 空氣及機械攪拌 24—28℃ 3安培/平方分米 0.5—2.5安培/平方分米 磷銅角(0.03-0.06%磷) 1.0—4.0V 空氣攪拌 三、配 制 鍍 液 1、注入二份之一的純水于代用缸 (或備用槽中),加熱至 40 – 50 °C。所用純水的氯離子含量應低于 70 毫克/升(ppm)。 2、加入所需的硫酸銅,攪拌直至溶解。 3、加入 2 克/升,攪拌最少 1 小時。 4、用過濾泵把溶液濾入已清潔的電鍍槽內。加純水至 90-92%所須容積。 5、慢慢加入所需的純硫酸。此時會產生大量熱能,故需強力攪拌配合下慢慢添加,以使溫度不超過 60°C (注意:添加硫酸時,需要特別小心,應穿上保護衣物,及戴上手套、眼罩,以確保安全)。 6、把鍍液冷卻到 25°C。 7、通過分析,得出鍍液之氯離子含量。如不足時可加入適量的鹽酸或氯化鈉,使氯離子含量達至標準范圍。 8、按上表加入適量的酸銅AST-D301添加劑并攪拌均勻。 9、把鍍液電解 2 安培小時/升后,便可正式生產。 四、設 備 1、鍍槽 柔鋼(Mild steel)缸襯上聚氯乙烯、聚脂強化,或其它認可塑料。 2、溫度控制 加溫及冷卻管可用石墨、鈦、聚四氟乙烯(PTFE)、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材料。 3、空氣攪拌 鍍液需要平均而強烈的空氣攪拌,所需的空氣由附有過濾器的低壓無油氣泵供應,所需氣量約為 12 – 20 立方米/小時/每米打氣管。打氣管離槽底30–80毫米,而擺放方向與陰極銅棒平衡。氣管需鉆有兩排直徑3毫米的小孔,45 度角面向槽底,兩排小孔應相對交錯,每邊間距80 – 100毫米,(小孔交錯間距40– 50毫米)。鍍槽同時有兩支或以上的打氣管,氣管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材料,內徑20–40毫米,兩管距離150 – 250 毫米。 4、陰極搖擺 鍍液攪拌以空氣攪拌為主,同時附設陰極搖擺則有利空氣接觸工件每一個部份。在橫向移動時,沖程幅度為100毫米,每分鐘來回擺動20 – 25 次。上下移動時,沖程幅度為 60 毫米,每分鐘上下擺動 25–30次。 5、循環過濾 鍍液需時常保持清潔,浮游物質如塵埃、污穢物、碳粉或油脂均會引致鍍層粗糙、針孔產生或缺乏光澤。鍍液采用連續性循環過濾,過濾泵要能在1小時內將整槽鍍液過濾6次或以上。過濾泵內不可藏有空氣,否則會導致鍍液產生極細小的氣泡,而引致針孔問題。過濾泵的入水喉位置不可接近打氣管,以免吸入空氣。 6、以含磷量0.03-0.06%的磷銅陽極置于鈦藍內,并套上抗酸性的人造纖維陽極袋。 五、組成原料的功用 硫酸銅 提供銅離子,工件表面上的金屬銅鍍層就是由銅離子所還原的。硫酸銅只需于開缸時加入,日常生產時銅陽極之溶解已可維持鍍液銅離子的含量。應保持銅離子含量于 50-65 克/升。含量低于 50 克/升時,高電流密度區容易出現燒焦現象。相反,含量高于 65 克/升時,鍍液的均度能力及填平度會變差,鍍液亦會析出硫酸銅結晶,引致陽極極化。加入 4 克/升硫酸銅(CuSO4• 5H2O)可提升1克/升銅離子含量。 硫酸 提高鍍液的導電率。應保持硫酸含量于 27 – 38 毫升/升。含量高于38毫升/升時,會造成陽極鈍化,阻礙銅離子從陽極中釋出。含量低于27 毫升/升時,鍍槽電壓升高,鍍液的導電率會下降,高電流密度區較易燒焦。加入 0.57 毫升/升純硫酸(密度 1.84 克/毫升;~95% w/w)可提升 1 克/升硫酸含量。 氯離子 以鹽酸或氯化鈉的形式加入。氯離子作為催化劑,幫助添加劑鍍出平滑、光亮、緊密的鍍層。氯離子含量不足時,鍍層高、中電流密度區容易出現凹凸起伏的條紋,以及在低電流密度區有霧狀沉積。含量過高時,鍍層的光亮度及填平度會被削弱,而陽極表面亦會形成一層灰白色的氯化銅薄膜,導致陽極鈍化。 六、添加劑作用 酸銅AST-D301開缸劑 AST-D301開缸劑不足時,鍍層高、中電流密度區出現凹凸起伏的條紋。含量過多時,鍍層出現起霧現象。AST-D301開缸劑含適量的AST-D301B主光劑和濕潤劑。 酸銅 AST-D301A主光劑 AST-D301A 主光劑含量過低時,整個電流密度區的填平度會下降;含量過多時,鍍層出現針孔,低電流密度區沒有填平度,與其它位置的鍍層有明顯分界,但仍光亮。 酸銅 AST-D301B主光劑 AST-D301B 含量不足時,鍍層高電流密度區極容易燒焦。含量過多時,鍍層出現起霧現象,亦會引致低電流密度區光亮度變差。 七、鍍液控制及維護 補給方法: AST-D301添加劑 消耗量(1000安培小時) 五金電鍍 塑料電鍍 酸銅AST-D301A主光劑 70—100ml 50—80ml 酸銅AST-D301B主光劑 50—70 ml 50—80ml 酸銅AST-D301開缸劑 30—60 ml 50—80ml 酸銅AST-D301開缸劑、AST-D301A 主光劑及AST-D301B 主光劑的實際消耗量,視乎鍍層所須的光亮度及填平度。一般情況下,只須根據上表消耗量補充便可。補充時,AST-D301A 主光劑及 AST-D301B主光劑不可預先混和一起加入鍍槽。若采用磷銅銅條作為陽極,AST-D301B主光劑的消耗量會略為減少。如欲在較短時間內鍍出光亮的鍍層,或使用較高的鍍液溫度,AST-D301開缸劑、AST-D301A主光劑及 AST-D301B主光劑的消耗量會增加。 為了令鍍液更穩定、更有效發揮其特性,鍍液中AST-D301A主光劑的總含量與AST-D301B主光劑的總含量須保持在一個特定比例,因為兩者會互相牽引及影響對方。當某一方的含量偏多時,另一方的功能會被抑壓,因而令其消耗量稍微提高,以使兩者含量維持至特定比例。 當AST-D301A主光劑含量不足,或AST-D301B主光劑含量過多時:鍍層中至低電流密度區暗啞、填平度欠佳??杉尤?span>AST-D301
當 AST-D301A主光劑含量過多,或 AST-D301B 主光劑含量不足時:
鍍層出現針孔、高電流密度區容易出現燒焦現象??杉尤?AST-D301B 主光劑(每次添加量建議為 0.1 毫升/升) ,同時亦須加入AST-D301A 主光劑,其添加量為 20% AST-D301 B 主光劑的總添加量,以防止鍍層出現起霧現象。
通過赫氐槽(Hull Cell)分析亦有助了解鍍液狀況。其操作條件在室溫溫度及空氣攪拌配合下,以 2安培電鍍 10 分鐘。于正常情況下,整片赫氐槽青銅片均為全光亮。
八、其 他
酸銅XH濕潤劑 酸銅XH濕潤劑可降低表面張力及減少針孔,同時亦可幫助消除云霧狀的鍍層。添加量為 0.5 – 2.5毫升/升。可被碳粉處理吸附。
酸銅 Z-22濕潤劑 酸銅 Z-22濕潤劑可降低表面張力及減少針孔,添加量為 0.25 – 1.5毫升/升??杀惶挤厶幚砦?。
九、廢水處理
請聯系本公司咨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