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磷化替代硅鋯陶化劑YKC-L02,也可以稱陶化硅烷處理劑,是以硅烷、鋯鹽為主材,用于鋼鐵的表面涂裝前的常溫預處理劑。其可以替代傳統鋼鐵磷化處理,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無磷有色轉化膜,便于實際生產中肉眼評判金屬工件陶化皮膜質量。硅烷陶化劑原理是硅烷水解后生成大量的硅醇基團SiOH,與金屬表面氧化層中的氫氧化物(MeOH)先形成氫鍵而快速吸附到金屬表面上,在隨后的晾干或者烘干過程中,SiOH與MeOH發生縮聚反應形成牢固的共價鍵;剩余的SiOH基團發生交聯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Si-O-Si三維網狀結構;同時,鋯鹽成膜劑與金屬表面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的大量納米陶瓷顆粒被硅烷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包裹,協同沉積到鋼鐵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無磷納米級無機陶瓷轉化膜。
■ 產品參數
型 號 | 外 觀 | PH 值 | 開槽比例 |
YKC-L02 | 淡黃色液體 | 1-2 | 2~4% |
處理溫度 | 處理方式 | 處理時間 | 槽液維護 |
常溫~35℃ | 噴淋、浸泡 | 2-3分鐘 | 1-2% |
■ 產品特點
1. 是硅烷與鋯酸鹽等復合無磷轉化劑,可以形成有色轉化膜。與普通陶化液相比,具有更好的防銹性能和材質適應性。
2. 特別適用于冷軋鋼、熱軋鋼等鋼鐵件的涂裝前的預處理,能大幅度增加油漆涂層附著力和涂層耐腐蝕性。
3. 不含磷、重金屬,無沉渣,廢水處理簡單,容易達到排放標準,常溫處理。相比與傳統磷化,節省了廢渣廢水處理成本。是替代傳統磷化的環保型新型工藝。
4. 涂裝后的噴漆、噴粉或電泳,其涂層附著力、耐沖擊力、耐鹽霧性能高于磷化膜。
■ 產品用途
本產品用于各種冷軋鋼、熱軋鋼等鋼鐵制品、零部件的噴漆、噴粉、電泳涂裝前的預處理。例如用作機動車輛、飛機、航天器的零件,設備和機器的零件,家具零件,建造領域中使用的鋼鐵零件,例如防護欄桿,燈,型材,蓋板或小零件。
硅鋯陶化劑處理工藝參數 | ||||
工序名稱 | 處理方式 | 時間/s | 溫度/℃ | 工藝參數 |
預脫脂 | 噴淋 | 180 | 38-50 | 總堿度:17~32px |
脫脂 | 全浸+出槽噴淋 | 180 | 38-50 | 總堿度:17~32px |
水洗1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2000 uS/cm |
純水洗2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300 uS/cm |
硅烷處理 | 全浸 | 120 | 室溫 | PH值:4.0~5.5, 電導率≤4500 uS/cm |
純水洗3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600 uS/cm |
純水洗4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50 uS/cm |
烘干 | 備選 | 按需求,如果是電泳不需要烘干程序 |
■ 工藝參數設置與控制
1. 鋯點:2.5~6.0 Pt。
2. PH值:4.9~5.1。4.7<pH 值<4.9 時,成膜顏色較深;pH 值更低時,造成工件表面過腐蝕而大面積生銹;若 pH 值>5.1,將導致鋯離子沉淀析出,降低槽液有效離子濃度。
1.鋯點: 槽液中鋯點的多少直接影響金屬表面膜層的均勻性,即形成的納米陶瓷顆粒是否能夠均勻分布于硅烷形成的三維網絡孔隙中。鋯點過高時,會造成工件表面過腐蝕;鋯點過低,則會導致成膜不均勻而易生銹。鋯點的測定EDTA-2Na絡合滴定法,主要步驟如下:
a.吸取 10 mL 待測液(槽液)于錐形瓶中(不能稀釋),依次加入 pH=1.4 的 KCl-HCl 緩沖溶液 20 mL、5%的鹽酸羥胺 5 mL 及少許 0.2%的二甲酚橙指示劑;
b.加熱并保持在85~95 ℃,趁熱用1 mmol/L的 EDTA-2Na標準溶液滴定,顏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即為滴定終點(若滴定終點不好判斷,需進行反復加熱和滴定),消耗的 EDTA-2Na 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鋯點(單位為Pt)。
2.PH值 用精密 pH 試紙(3.8~5.4)對現場槽液 pH 值進行檢測。如果pH值不在正常工作范圍內,pH值越低,對金屬表面的腐蝕越嚴重,工件從陶化硅烷槽液中出來后就容易生銹;pH 值高于一定值時,槽液中的鋯容易沉淀,降低了有效鋯點。隨著生產工件數量的增加,槽液中的離子雜質含量會逐漸增加,當累積到一定量后,在 pH 正常工作范圍內的較低值時,金屬表面成膜暴露在空氣中時也容易返銹。
鋼鐵磷化替代硅鋯陶化劑YKC-L02,也可以稱陶化硅烷處理劑,是以硅烷、鋯鹽為主材,用于鋼鐵的表面涂裝前的常溫預處理劑。其可以替代傳統鋼鐵磷化處理,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無磷有色轉化膜,便于實際生產中肉眼評判金屬工件陶化皮膜質量。硅烷陶化劑原理是硅烷水解后生成大量的硅醇基團SiOH,與金屬表面氧化層中的氫氧化物(MeOH)先形成氫鍵而快速吸附到金屬表面上,在隨后的晾干或者烘干過程中,SiOH與MeOH發生縮聚反應形成牢固的共價鍵;剩余的SiOH基團發生交聯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Si-O-Si三維網狀結構;同時,鋯鹽成膜劑與金屬表面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的大量納米陶瓷顆粒被硅烷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包裹,協同沉積到鋼鐵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無磷納米級無機陶瓷轉化膜。
■ 產品參數
型 號 | 外 觀 | PH 值 | 開槽比例 |
YKC-L02 | 淡黃色液體 | 1-2 | 2~4% |
處理溫度 | 處理方式 | 處理時間 | 槽液維護 |
常溫~35℃ | 噴淋、浸泡 | 2-3分鐘 | 1-2% |
■ 產品特點
1. 是硅烷與鋯酸鹽等復合無磷轉化劑,可以形成有色轉化膜。與普通陶化液相比,具有更好的防銹性能和材質適應性。
2. 特別適用于冷軋鋼、熱軋鋼等鋼鐵件的涂裝前的預處理,能大幅度增加油漆涂層附著力和涂層耐腐蝕性。
3. 不含磷、重金屬,無沉渣,廢水處理簡單,容易達到排放標準,常溫處理。相比與傳統磷化,節省了廢渣廢水處理成本。是替代傳統磷化的環保型新型工藝。
4. 涂裝后的噴漆、噴粉或電泳,其涂層附著力、耐沖擊力、耐鹽霧性能高于磷化膜。
■ 產品用途
本產品用于各種冷軋鋼、熱軋鋼等鋼鐵制品、零部件的噴漆、噴粉、電泳涂裝前的預處理。例如用作機動車輛、飛機、航天器的零件,設備和機器的零件,家具零件,建造領域中使用的鋼鐵零件,例如防護欄桿,燈,型材,蓋板或小零件。
硅鋯陶化劑處理工藝參數 | ||||
工序名稱 | 處理方式 | 時間/s | 溫度/℃ | 工藝參數 |
預脫脂 | 噴淋 | 180 | 38-50 | 總堿度:17~32px |
脫脂 | 全浸+出槽噴淋 | 180 | 38-50 | 總堿度:17~32px |
水洗1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2000 uS/cm |
純水洗2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300 uS/cm |
硅烷處理 | 全浸 | 120 | 室溫 | PH值:4.0~5.5, 電導率≤4500 uS/cm |
純水洗3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600 uS/cm |
純水洗4 | 全浸+出槽噴淋 | 60 | 室溫 | 電導率≤50 uS/cm |
烘干 | 備選 | 按需求,如果是電泳不需要烘干程序 |
■ 工藝參數設置與控制
1. 鋯點:2.5~6.0 Pt。
2. PH值:4.9~5.1。4.7<pH 值<4.9 時,成膜顏色較深;pH 值更低時,造成工件表面過腐蝕而大面積生銹;若 pH 值>5.1,將導致鋯離子沉淀析出,降低槽液有效離子濃度。
1.鋯點: 槽液中鋯點的多少直接影響金屬表面膜層的均勻性,即形成的納米陶瓷顆粒是否能夠均勻分布于硅烷形成的三維網絡孔隙中。鋯點過高時,會造成工件表面過腐蝕;鋯點過低,則會導致成膜不均勻而易生銹。鋯點的測定EDTA-2Na絡合滴定法,主要步驟如下:
a.吸取 10 mL 待測液(槽液)于錐形瓶中(不能稀釋),依次加入 pH=1.4 的 KCl-HCl 緩沖溶液 20 mL、5%的鹽酸羥胺 5 mL 及少許 0.2%的二甲酚橙指示劑;
b.加熱并保持在85~95 ℃,趁熱用1 mmol/L的 EDTA-2Na標準溶液滴定,顏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即為滴定終點(若滴定終點不好判斷,需進行反復加熱和滴定),消耗的 EDTA-2Na 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鋯點(單位為Pt)。
2.PH值 用精密 pH 試紙(3.8~5.4)對現場槽液 pH 值進行檢測。如果pH值不在正常工作范圍內,pH值越低,對金屬表面的腐蝕越嚴重,工件從陶化硅烷槽液中出來后就容易生銹;pH 值高于一定值時,槽液中的鋯容易沉淀,降低了有效鋯點。隨著生產工件數量的增加,槽液中的離子雜質含量會逐漸增加,當累積到一定量后,在 pH 正常工作范圍內的較低值時,金屬表面成膜暴露在空氣中時也容易返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