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国产精品,色综合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網站首頁企業百科 產品百科 技術百科 人物百科

廈門市 我有新說法
59 0
廈門市,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Ⅰ型大城市[171] ;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省東南部,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由廈門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嶝島、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8] ;截至2021年,廈門市下轄6個區[130] ,總面積1700.61平方千米[2] 。2022年末,廈門市常住人口530.8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0.19%。[191] 遠古時期,廈門島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西晉年間,置同安縣,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廈門城。1935年,設立廈門市,1980年,經批準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988年,經批準廈門市為計劃單列市,1994年,廈門市升格為副省級市。[7] 廈門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與漳州、泉州同為閩南地區的組成部分,是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和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1] 廈門市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物流樞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5-7] 是全國文明城市、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11-12] [142] [163] 2004年,廈門獲得“人居獎”。[143] 2022年,廈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02.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三次產業結構為0.4:41.4:58.2。[191]

目錄

廈門市歷史沿革

廈門文曾路(25張)
遠古時,廈門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曾山(20張)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設縣建制。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此后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后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
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龍啟元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16]
廈門城市風光(74張)
南唐保大五年(947年),南唐滅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至此共歷時61年。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于宋,同安縣始隨平納入宋土。同年,復平為泉州。
南宋淳祐年間,“三都”地區劃屬福建路漳州府,為龍溪縣永寧鄉新恩里,轄域為今海滄區海滄街道、新陽街道、嵩嶼街道、海滄農場及集美區南部部分地區。
海灣公園及周邊(18張)
元朝,屬泉州路同安縣;“三都”屬漳州路龍溪縣。
明朝,實行里都圖制,廈門為嘉禾里,下設四個都,每個都下轄兩個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寧衛的中、左兩個千戶所移駐嘉禾嶼,并筑廈門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為廈門島的代稱。永歷九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所轄境域包括廈門島、鼓浪嶼、浯洲(大金門)、烈嶼(小金門)等島嶼。[7]
興泉道道署駐地(興化府府城圖中有興泉道道臺駐地)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攻占思明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移駐廈門,翌年設立臺廈兵備道(雍正五年改為中國臺灣道),管理中國臺灣、廈門兩地政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駐廈門,“三都”地區屬漳州府海澄縣。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興泉道移駐廈門。雍正十二年(1734年),興泉道改稱興泉永道,管轄興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三都”所屬海澄縣屬汀漳龍道,管轄汀州府(今長汀)、漳州府、龍巖州。至此,廈門成為福建東南沿海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7]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廈門正式開埠。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準《廈門鼓浪嶼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7]
廈門人文地圖
二年(1913年),興泉永道改名為南路道,轄區不變,后增轄金門縣;“三都”地區屬汀漳道海澄縣。三年(1914年),南路道改名廈門道;“三都”地區屬汀漳道海澄縣。同年4月,廈門島、金門島及附近的島嶼(不包括鼓浪嶼)從同安縣劃出成立思明縣。四年(1915年)1月,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7]
二十二年(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二十三年(1934年)1月,“閩變”失敗后,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龍汀省隨之撤銷,廈門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海澄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二十三年(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海澄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駐龍溪)。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三都”所屬海澄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7] 戰爭爆發后,二十七年(1938年)5月,廈門淪陷。[89] 三十四年(1945年)9月,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恢復廈門市政府建制,設中心(后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7]
廈門老照片(17張)
1949年9月19日,發動漳廈戰役,同日同安解放。至9月25日,馬巷、劉五店、集美、海滄、嵩嶼等地先后解放。[134] 10月17日,廈門島及鼓浪嶼解放。10月21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成立,下設思明、開元、廈港、鼓浪嶼、禾山5個區。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三都”所屬海澄縣屬第六專區(1950年改漳州專區、龍溪專區),廈門為福建省轄市。[7]
1953年11月,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7年4月,同安縣灌口區的東孚等12個鄉(鎮)劃歸廈門市。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10月,海澄縣海滄、新垵2鄉由龍溪專區劃歸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同安縣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7]
廈門剪影(32張)
1980年10月,批準在廈門湖里劃出2.5平方千米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1月,成立廈門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直屬福建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中共、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廈門全島(包括鼓浪嶼),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9月,廈門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合并,廈門市人民政府行使地方和經濟特區的雙重職能。1987年8月,增設湖里區,郊區改為集美區。1988年4月,批準廈門市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于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7] 1989年5月,批準在廈門市內的廈門經濟特區(廈門島)及杏林、海滄地區設立臺商投資區。[106] 1992年12月,批準在廈門市集美設立臺商投資區。[126] 1994年2月,批準廈門市行政級別升格為副省級。1997年5月,同安改縣為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區、思明區、開元區、杏林區、湖里區、集美區、同安區7個區。[7]
2003年5月,經批準,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于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后,廈門市下轄思明、湖里、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7] 2010年6月,批準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至廈門市全市。[90] 2014年12月,決定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在廈門市境內設廈門片區,面積43.78平方千米。[91]
2023年1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在廈門市設立省級海洋產業園區,定名為“廈門海洋產業園區”。[174]

廈門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5月,廈門市下轄6個市轄區: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此外還設立有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67] ;全市共有37個街道、8個鎮、379個社區、147個村;市人民政府駐思明區湖濱北路61號。[67-69] [127] [146]
名稱
政府駐地
下轄區劃
思明區
廈港街道
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梧村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筼筜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
湖里區
禾山街道
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江頭街道、金山街道
集美區
集美街道
灌口鎮、后溪鎮、集美街道、杏林街道、僑英街道、杏濱街道
海滄區
嵩嶼街道
海滄街道、新陽街道、東孚街道、嵩嶼街道
同安區
祥平街道
大同街道、祥平街道、新民街道、西柯街道、祥和街道、新美街道、美林街道、蓮花鎮、洪塘鎮、汀溪鎮、五顯鎮
翔安區
新店街道
大嶝街道、馬巷街道、新店街道、鳳翔街道、金海街道、香山街道、民安街道、新圩鎮、內厝鎮
參考資料[4] [67-69] [127] [144] [146]
廈門市經濟管理區(非正式區劃)
產業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出口加工區
廈門出口加工區
保稅區
廈門象嶼保稅區
保稅港區
廈門海滄保稅港區
保稅物流園區
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
臺商投資區
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廈門集美(杏林)臺商投資區
廈門市地圖

廈門市地理環境

廈門市位置境域

廈門市位于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島礁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等組成,陸地面積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57.76平方千米(含鼓浪嶼),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千米。[8]
廈門市

廈門市地形地貌

廈門市地形以濱海平原、臺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臺地、平原、灘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云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的山峰。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涂,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云頂山為廈門市峰,云頂巖為廈門島峰,日光巖為鼓浪嶼峰。
廈門市在漫長的地質,經歷過多次的地殼運動,發生過多次的海水進退。廈門島上海拔5—10米的一級階地是約6000年前露出海面的,云頂巖上的巖石(石齡1億多年)保留著明顯的海蝕狀態。廈門的地質構造位于閩東火山斷拗東緣、閩東南沿海變質帶西南,屬于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范圍,建筑防震設計標準為7.5級。[8]
廈門市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小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千米,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千米,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千米。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8]

廈門市氣候

廈門市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于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臺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8]

廈門市自然資源

廈門市水資源

廈門市屬于淡水資源匱乏的海島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龍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513立方米。已發現的溫泉或地熱異常點有14處,地熱點水溫一般為50攝氏度至60攝氏度,達90攝氏度,總允許開采量為33002立方米/天。水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氫、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學成分,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價值。[8]

廈門市土地資源

廈門市土地總面積1700.61平方千米,其中以低丘、臺地類型為主,占土地總面積的62.5%,其次是平原和灘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類型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1個土屬、42個土種,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臺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紅壤和水稻土占耕地總面積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產田占總面積的比重較大,約占總耕地面積的60%以上。

廈門市礦產資源

廈門市金屬礦藏資源比較缺乏,已發現的金屬礦床、礦點有釷、鐵、錳、銅、鎢、鉛、鈦、鉬、鋅等。花崗巖和砂料是廈門最主要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分布廣、儲量大、經濟價值高,花崗巖地貌和沙灘同時又是廈門市重要的旅游資源。具有較大開采價值的非金屬礦產還有高嶺土、耐火黏土、磚瓦黏土等,大都分布在同安區和翔安區。[8]

廈門市生物資源

廈門市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軟體動物89種、甲殼類動物127種、藻類139種。廈門海域內的文昌魚和中華白海豚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鱟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的珍奇動物。[8]

廈門市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廈門市常住人口為5163970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461.73萬人,農村人口54.6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9.41%。男性人口272.05萬人,女性人口244.35萬人,性別比為111.34:100(女性為100)。[4]
廈門市人口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南宋末,元軍攻占廈門后,始有蒙古族人進住。明、清時期,回族因經商、從軍等原因進住廈門;清初,滿族隨清軍進住廈門,但進住人數均不詳。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廈門的回族人口約500余人,清末增至1000余人。期間,許多回民遷出,回族人口減至200余人,戰爭后有100余人。
廈門市共有49個少數民族,畬族和回族人口最多,其中常住少數民族人口2萬多人,外來暫住少數民族人口1萬多人。在市區聚居的少數民族不多,僅有2個民族社區,分別是湖里區鐘宅畬族社區和翔安區陳塘回民社區。
2022年末,廈門市常住人口530.8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0.19%。全市人口出生率7.56‰,人口死亡率3.40‰,人口自然增長率4.16‰,比上年下降1.12個千分點。戶籍人口293.00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87.6%。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256.59萬人。思明、湖里兩區合計131.90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的45.0%。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142.46萬人、150.54萬人,性別比為94.63(女性為100)。[191]

廈門市政治

廈門市現任

中國廈門市委員會
書記
崔永輝
副書記
黃文輝[173]
李偉華、陳沈陽、李輝躍、齊鳳瑞、吳子東、鄭福源、游文昌、黃曉舟、王雪敏、連坤明、嚴志銘
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楊國豪
副主任
孫明忠、陳紫萱、陳琛、鄭岳林、王成全
秘書長
陳鴻萍
廈門市人民政府
市長
黃文輝
副市長
李輝躍、黃曉舟、黃燕添、張志紅、陳育煌、廖華生、莊榮良
秘書長
黃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
主席
魏克良
副主席
陳永裕、黃國彬、 陳昌生、黃世忠、國桂榮、黃培強、王焱、盧炳椿、薛祺安、黃奮強、李欽輝
秘書長
張仁葦
信息截至2023年1月[70-71] [93] [116] [119-120]

廈門市歷任

歷任市
時間
市委書記
時間
市長
1979.11~1984.12
陸自奮
1979.12~1983.1
吳星峰
1984.12~1987.1
鄒爾均
1983.1~1992.12
鄒爾均
1990.4~1999.8
石兆彬
1992.12~2001.6
洪永世
1999.8~2002.6
洪永世
2001.6~2002.7
朱亞衍
2002.6~2005.5
鄭立中
2002.7~2007.2
張昌平
2005.5~2009.5
何立峰
2007.2~2011.2
劉賜貴
2009.6~2013.5
于偉國
2011.2~2015.2
劉可清
2013.5~2016.8
王蒙徽
2015.2~2016.9
裴金佳
2016.9~2018.11
裴金佳
2016.9~2020.7
莊稼漢[17] [72]
2019.2~2021.1
胡昌升[14]
2021.7~
黃文輝[93]
2021.1~2021.10
趙龍[15]
-
-
2021.10~
崔永輝[114]
-
-
信息截至2021年7月

廈門市經濟

廈門市綜合

2022年,廈門市地區生產總值(GDP)7802.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其中,產業增加值29.27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3233.56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4539.83億元,增長4.7%。三次產業結構為0.4∶41.4∶58.2。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430.35千瓦時,比上年減少36.03千瓦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水6.08噸,減少0.60噸。 [191]
2022年,廈門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493.76億元,同口徑(下同)增長4.9%。其中,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3.77億元,增長6.6%。在地方級財政收入中,實現稅收收入631.38億元,增長1.7%,其中,增值稅195.28億元,增長12.5%;企業所得稅126.40億元,增長3.0%;個人所得稅62.32億元,下降33.1%;土地增值稅84.53億元,增長4.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88.66億元,增長2.7%。其中,教育支出195.80億元,增長9.3%;科學技術支出59.29億元,增長17.3%;城鄉社區支出119.73億元,下降1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7.32億元,增長31.0%;衛生健康支出114.89億元,增長18.0%。[191]
2022年,廈門市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8%(詳見表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非食品價格上漲1.7%;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2%,消費品價格上漲2.2%。[191]
2022年,廈門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99元,增長5.7%。其中,工資性收入48144元,增長5.4%;經營凈收入5829元,增長5.0%;財產凈收入8944元,增長9.4%;轉移凈收入5083元,增長2.5%。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970元,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7元,增長4.9%。其中,工資性收入50079元,增長4.6%;經營凈收入5731元,增長5.5%;財產凈收入9453元,增長8.3%;轉移凈收入5205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5165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增長8.1%。其中,工資性收入20175元,增長7.7%;經營凈收入7245元,增長4.1%;財產凈收入1585元,增長7.6%;轉移凈收入3317元,增長21.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6696元,增長6.6%。[191]
2022年,廈門市城鎮新增就業17.69萬人。至年末,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26萬人。[191]
2022年2月,廈門在福建省全省進行產業項目“標準地”出讓改革試點。[125] 3月18日,廈門出臺《加快推進軟件和新興數字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軟件企業干得好可獎五百萬。[129] 4月2日,廈門入選數字人民幣第三批試點城市名單。[147]

廈門市產業

2022年,廈門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19億元,增長1.7%。其中,農業產值30.61億元,增長3.0%;林業產值0.15億元,增長2.9%;牧業產值12.20億元,增長3.1%;漁業產值7.66億元,下降5.5%;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11.58億元,增長2.2%。 [191]
2022年,廈門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31萬畝,下降2.1%。糧食播種面積6.21萬畝,增長0.8%,糧食總產量2.57萬噸,增長1.2%;蔬菜播種面積22.48萬畝,下降1.9%,蔬菜總產量55.75萬噸,增長0.6%;水果總產量7.12萬噸,下降5.4%。肉類總產量3.61萬噸,增長1.3%;蛋品總產量2012.87噸,下降18.0%;奶類總產量804.41噸,下降11.6%。至年末,全市生豬存欄數18.12萬頭,下降14.5%,生豬累計出欄37.37萬頭,增長3.5%;年末家禽存欄數147.05萬只,下降15.5%,家禽累計出欄數454.06萬只,下降0.8%;水產品產量6.45萬噸,下降7.3%。[191]

廈門市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8.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下降0.6%,其中臺資企業增加值下降6.8%;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0.9%,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2.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5.1%,重工業增加值增長3.8%,輕工業與重工業之比為1:1.65。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3.31%,比上年回落1.42個百分點。[191]
2022年,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1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7.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53.8%,食品制造業增長44.9%。總量前三位分別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4.2%,醫藥制造業下降2.5%,三大行業合計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8.1%。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2.2%。[191]
2022年末,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89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928家,合計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8.9%。電子、機械兩大支柱行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61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50.6%,合計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1.0%,其中電子行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4.5%,機械行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6.5%。[191]
2022年,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51.81億元,下降14.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2.75元,比上年增加1.33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02%,下降1.38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48.28%,比上年末下降0.86個百分點。 [191]
2022年,廈門市主要工業產品生產情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鋰離子電池2531.98萬只,增長1.3倍;新能源汽車1.87萬輛,增長45.9%;液晶顯示模組3091.49萬套,增長15.6%。[191]
建筑業
2022年,廈門市建筑業增加值809.42億元,增長5.5%。全市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共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513.48億元,增長9.0%,其中建筑工程產值3207.12億元,增長6.6%;安裝工程產值204.28億元,增長20.8%。建筑業企業本年新簽合同額3060.55億元,下降4.2%。[191]

廈門市第三產業

金融、保險、證券
截至2021年底,廈門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體48家,其中,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12家,與上年末持平。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767.4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6%;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3909.01億元,增長12.0%,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188.38億元,增長14.0%,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5328.26億元,增長6.4%。 至2021年末,廈門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余額15316.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1%;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余額14442.01億元,增長15.1%,其中,短期余額4210.43億元,增長6.8%,中長期余額9044.87億元,增長17.0%。 [3]
截至2021年底,廈門市共有保險公司主體39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21家,人身保險公司18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87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42.70億元,增長2.6%,其中,財產險實現保費收入71.24億元,下降6.4%;人身險實現保費收入171.45億元,增長6.9%。全年提供保險保障金額27.43萬億元。賠付支出81.91億元,下降1.9%,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50.56億元,下降4.1%;人身險賠付支出31.35億元,增長1.7%。[3]
截至2021年底,廈門市有法人證券公司2家,與上年持平;證券公司分公司34家,增加3家;證券營業部108家,增加3家;法人期貨公司2家;期貨分公司23家,增加3家;期貨營業部18家,減少2家。至年末,全市證券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269.51 萬戶,增長11.0%;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212.14億元,增長22.6%;全年證券交易額8.25萬億元,增長17.0%。至年末,期貨投資者開立資金賬戶數7.35萬戶,增長10.7%;客戶保證金余額188.93億元,增長59.4%;全年期貨交易額10.09萬億元,增長53.3%。[3]
國內貿易
2022年,廈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5.36億元,增長3.1%。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2386.69億元,增長3.2%;餐飲收入278.67億元,增長2.9%。 [191]
2022年,廈門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716.84億元,增長6.7%,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4.4%;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948.53億元,下降2.6%。全年零售額超億元的批發零售貿易企業有232家,實現零售額1399.55億元,凈增134.74億元,增長10.7%;零售額超千萬元的住宿餐飲企業有189家,實現零售額122.90億元,凈增21.24億元,增長20.9%。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403.89億元,增長4.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457.23億元,增長5.1%;糧油食品煙酒飲料類零售額221.79億元,增長13.8%;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95.25億元,增長22.3%;通訊器材類零售額38.77億元,下降8.9%;日用品類零售額128.41億元,增長21.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48.82億元,增長4.4%;金銀珠寶類零售額26.75億元,下降25.5%;化妝品類零售額26.48億元,增長3.9%。 [191]
對外經濟
2022年,廈門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9225.5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出口4657.39億元,增長8.2%;進口4568.20億元,增長0.1%。  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3714.26億元,增長13.9%,其中,出口2430.51億元,增長14.0%,進口1283.75億元,增長13.8%;外資企業進出口總值2254.96億元,下降11.8%,其中,出口1482.89億元,下降3.2%,進口772.07億元,下降24.6%。 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6744.65億元,增長4.5%,其中,出口2991.86億元,增長9.7%;進口3752.79億元,增長0.7%。 對臺進出口貿易總值454.52億元,下降9.6%,其中,對臺出口193.84億元,增長31.8%;進口260.68億元,下降26.8%。[191]
2022年,廈門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41個,合同外資65.8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2.12億美元。[191]
2022年,廈門市設立千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77個,合同外資64.94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新設外資企業49個,合同外資55.38億美元;增資外資企業28個,合同外資9.57億美元。至年末,歷年累計共有64個500強公司在廈投資115個外資企業,合同外資41.74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6.50億美元。[191]
2022年,廈門市對外協議投資項目130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5.11億美元,增長2.3%。實現對外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500萬美元,下降88.5%;實現營業額4225萬美元,下降39.5%;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0147人,下降22.6%;至年末,在外勞務人數10403人,比上年末減少587人。[191]

廈門市社會事業

廈門市教育事業

  • 綜述
2022年,廈門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1465所,學年初招生數30.25萬人,在校學生數111.36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6所,學年初招生數(含研究生)6.66萬人,在校學生數(含研究生)21.20萬人;普通中等學校143所,學年初招生數10.36萬人,在校學生數28.68萬人;小學300所,學年初招生數7.09萬人,在校學生數40.37萬人;幼兒園999所,學年初在園人數20.99萬人;特殊教育學校7所,學年初在校學生1177人。在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6.83萬人,平均一名教師負擔學生16人。 [191]
  • 基礎教育
廈門市屬公辦初中
學校名稱
學校性質
主管部門
福建省廈門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廈門外國語學校
公辦中學
廈門市
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福建省同安中學
公辦中學、小學
廈門市
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廈門市實驗中學
公辦中學、小學
廈門市
廈門市翔安中學
公辦中學
廈門市
廈門市第五中學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
廈門五緣實驗學校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
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
廈門市音樂學校
公辦中等職業學校、 高中、初中、小學
廈門市
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
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初中、小學
廈門市
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
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高中、初中、小學
廈門市
廈門高新學校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
參考資料:[159]
  • 普通中等教育
福建省一級達標普通高中:福建省廈門中學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福建省同安中學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廈門市實驗中學廈門市松柏中學廈門海滄實驗中學廈門市翔安中學廈門市海滄中學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學廈門市湖濱中學廈門市第三中學廈門市杏南中學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
福建省二級達標普通高中:廈門市第十中學廈門市華僑中學廈門市禾山中學廈門市大同中學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廈門市五顯中學廈門市國祺中學廈門市新店中學廈門市內厝中學、廈門市英才學校。
未定級高中:廈門市音樂學校、廈門市康橋中學、廈門工學院附屬學校、廈門市國貿協和雙語高級中學、廈門市華銳萊普頓高級中學、華師西平雙語學校。(參考資料:[160]
  • 職業中等教育
廈門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名錄
廈門技師學院(廈門市高級技工學校)
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
廈門市音樂學校
廈門藝術學校
廈門信息學校
集美工業學校
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
廈門工商旅游學校
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
廈門市海滄區職業中專學校
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
廈門市翔安區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資料:[176-180]
  • 特殊教育、專門教育
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
廈門市心欣幼兒園
廈門市啟明學校
廈門市集美區特殊教育學校
廈門市思明區特殊教育學校
廈門市嘉禾學校
廈門市海滄區晨昕學校
廈門市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
廈門市翔安區啟航學校
參考資料:[181-188]
  •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廈門國際學校廈門岷廈國際學校、廈門長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189]
  • 高等教育
廈門市境內普通高校名單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辦學層次
備注
廈門大學
本科
[25]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
本科
公立
廈門理工學院
福建省
本科
公立
集美大學
福建省
本科
公立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福州大學
本科
公立
二級學院
廈門醫學院
福建省
本科
公立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福建省
本科
獨立學院
廈門工學院
福建省
本科
民辦
廈門華廈學院
福建省
本科
民辦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生教育
公立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專科
公立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
福建省
專科
公立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
福建省
專科
民辦
參考資料:[26]

廈門市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擁有技術*型服務企業66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490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4家,其中10家。全市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21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8家,企業技術中心25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4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4家,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60家。全市國家備案眾創空間45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3家,省級眾創空間92家,市級眾創空間134家。國內量38442件,其中,發明量5274件。PCT國際申請量467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擁有量達到20.8件。新登記科技成果272項,84項科技成果獲2021年省科技獎。[191]

廈門市文化事業

2019年起,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獎年份)長期落戶廈門,并獲得未來五屆十年的舉辦權,為廈門市影視產業升級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力爭到2025年,將廈門打造為新時代中國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城市。[19]
2022年,廈門市專業文藝院團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等、省級、市級各類榮譽16個;深入社區、鄉村、景區、劇場、學校、軍營等地開展文化惠民演出513場,惠及群眾8萬余人次。創作和打磨提升劇目7個,其中,南音《文姬歸漢》入選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資助項目,該劇片段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提名。5個劇目入選2022年度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廈門市選送的廈門六中合唱團憑借《我和我的祖國》《彩色錦鯉》2個曲目的出色表現,榮獲合唱團隊類全國“群星獎”。 [191]
2022年,廈門市納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不可移動文物250處(共303個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50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61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5處(98個點),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4處(94個點);廈門市涉臺文物古跡89處。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10個,其中,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2個(南音、送王船)、15個、省級47個、市級48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75人,其中,12人、省級65人、市級98人。 共有公共文化館7個;經福建省登記備案博物館、紀念館12家;公共圖書館10個。出版發行各類報紙6種,期刊26種,僑刊鄉訊14種。共有廣播節目7套、電視節目7套。全市院線影院66家、銀幕數443塊,全年商業電影票房2.47億元。[191]
廈門市圖書館
廈門市圖書館
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思明區圖書館
湖里區圖書館
廈門市集美區圖書館
集美區少年兒童圖書館
海滄區圖書館
同安區圖書館
翔安區圖書館
參考資料:[22]
廈門市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于廈門市鼓浪嶼菽莊花園,2000年1月落成,是中國一家鋼琴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早的四角鋼琴和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2張)
華僑博物院
華僑博物院,位于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93號,陳嘉庚于1956年倡辦,1959年落成開放,是一座由華僑集資興建的文博機構,是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2008年被國家評為“博物館”。[24]
華僑博物院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呂嶺路,是由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27家成員之一,為獨立的國際化非盈利性公益機構。博物館主要功能是宣傳奧林匹克文化并向公眾展示奧林匹克歷史及珍品文物,讓公眾了解到更多奧林匹克信息和知識,更近距離地接觸奧林匹克。體會“更快、更高、更強”使人超越自我、奮發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學及重在參與、公正、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理念。[23]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市博物館
廈門市博物館,位于廈門市思明區體育路95號廈門文化藝術中心,于1983年籌建,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舊館原址位于鼓浪嶼的八卦樓。2007年新館遷至廈門文化藝術中心,新館建筑面積25300平方米,展廳面積9597平方米,庫房面積2800平方米,新館較之舊館建筑面積擴大6倍。廈門市博物館致力于閩臺兩岸及傳世珍貴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利用博物館直觀的展品,宣傳文物政策,普及文物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廈門市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84]
廈門市博物館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位于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日光巖北麓,主樓為一棟的紅磚瓦樓。鄭成功紀念館成立于1962年2月鄭成功收復中國臺灣300周年紀念日之際,館名匾額為郭沫若親筆題寫。全館共設置七個展室,以各種文物、文獻、照片、圖表、雕塑、模型三百多件,系統地介紹和展示了鄭成功的家史及收復中國臺灣,驅逐荷蘭殖民者的歷史過程。陳列品中有多種為國家文物藏品。[83]
鄭成功紀念館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大學本部內,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下轄的博物館之一。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是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博物館,是中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專科性博物館。該館有文物4575號 (每號一件或數十件不等),專用圖書7110號(每號一本或數十本不等)。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外民族文物三部分。[87]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
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位于廈門市湖里區興隆路23號,由原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綜合辦公樓(后為湖里區政府辦公樓)改建而成,是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和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7周年而設立的歷史專題紀念館。總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于2008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西側二樓設有“小平同志視察廈門陳列室”,這是1984年2月9日同志為廈門經濟特區題寫“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題詞的紀念舊址。陳列室復原了當年同志題詞時的塑像和場景,仿制了當年同志乘坐的“鷺江號”船艙,陳列并播放同志視察廈門的珍貴圖片和音像資料。[85]
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

廈門市醫療衛生

2017-2021年廈門市衛生機構床位數和衛生技術人員數[3]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89個,其中,醫院6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9個、衛生院10個、門診部538個、婦幼保健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專科防治院1個、療養院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2796人,其中,執業醫師17561人,執業助理醫師1110人,注冊護士18769人。醫療機構實有床位22747張,其中,醫院21410張,療養院140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395張,公共衛生機構床位數792張。[191]
三甲醫院
類別
醫院名稱
綜合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醫院
廈門中醫院
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
-
-
專科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
廈門市仙岳醫院

廈門市體育事業

2022年,廈門市在第十七屆省運會青少年部體校組現場比賽中共獲得139金130銀146銅,總分4415分的好成績,位列榜第二,總分榜。在青少年部社會俱樂部組比賽中獲得32金25銀28銅,取得榜、總分榜。舉辦了“龍騰虎躍”2022海峽兩岸賽龍舟活動和海峽兩岸龍舟模型競賽、2022年全國健美健身錦標賽、2022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暨全國青少年錦標賽、角斗舞仕街舞超級聯賽2022賽季全國總決賽、2023中國田徑街頭巡回賽廈門站、2022年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和賽等多場高水平賽事。策劃舉辦了首屆廈門運動時尚展,連續成功舉辦了海滄半程馬拉松賽、廈門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環東半程馬拉松賽三場馬拉松比賽及體育消費生活節。虞琳敏在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中獲得女子跳馬。 [191]
廈門馬拉松賽
廈門馬拉松賽是中國田徑協會、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際性馬拉松賽事。賽事創辦于2003年,原名“廈門國際馬拉松賽”,2018年起更名為“廈門馬拉松賽”。自2007年底起,連續13年獲得“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認證,2021年,獲“世界田聯精英白金標賽事”認證,連續獲得中國田協“賽事”認證。廈門馬拉松賽設有全程馬拉松項目,獎金可達45000美元。
2021廈門馬拉松賽
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是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際性馬拉松賽事。賽事創辦于2016年,其前身為2015年12月12日舉辦的“2016廈門國際馬拉松配套賽”,自2016年起獨立為新賽事。2020年獲得中國田協“賽事”認證。[82]
2020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廈門市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36.91萬人、290.50萬人、287.30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0.8%、6.3%、6.3%。其中,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的人數分別為325.43萬人、184.23萬人、181.80萬人,分別增長16.5%、7.0%、6.6%。三項社會保險基金全年收入260.14億元,支出237.91億元。 [191]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有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30家,工傷保險協議輔助器具配置機構5家,工傷保險協議康復機構11家。共發放本市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3.58萬人、3.66億元。43.51萬名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服務,全市社會化管理率為99%,社區管理率達到99%。 [191]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為470.54萬人,其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280.11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9%、3.4%。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76.13萬人,比上年末增長3.2%。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66.04億元,支出138.37億元,歷年累計結余327.35億元。 [191]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有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720家,醫療保障定點零售藥店1295家,納入醫療保障定點協議管理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30家、一體化管理公益性村衛生所293家。發放醫療救助資金2.46億元,救助134.99萬人次。 [191]
截至2022年底,廈門市10.10萬戶次、15.42萬人次低保對象全年發放低保金1.47億元。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0.03萬人次,發放低保金9786.25萬元;農村低保對象5.39萬人次,發放低保金4946.97萬元。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095.43萬元,救助5565人次。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14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3人次。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47家、床位12324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7家(含公建民營)、床位2528張;民辦養老機構40家、床位9796張。[191]

廈門市交通運輸

廈門市概況

“十三五”期間,廈門推動交通設施網絡高質量發展,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推動運輸服務高質量發展,人民滿意交通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廈門區域航空樞紐地位基本形成,海西鐵路樞紐基本成型,“內外通達、環灣放射”的路網骨架基本形成,市民出行體驗持續提升,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綜合運輸智慧化發展。[105]
2021年,廈門市旅客運輸量4336.44萬人次,下降4.9%;旅客周轉量309.87億人公里,下降4.8%;貨物運輸量3.93億噸,增長17.0%;貨物周轉量2831.78億噸公里,增長10.9%。至2021年末,廈門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82個(含漳州),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9個;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28億噸,增長9.7%;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04.64萬標箱,增長5.6%。廈門空港根據局2021年冬春航季時刻計劃開通運營城市航線156條,季中申請開通航線4條,共160條;含國際(地區)航線17條,其中,洲際航線4條。在廈門機場定期通航運營的外國(地區)航空公司10家,與17個國際及境外城市(含香港、澳門、臺北、高雄)通航。空港旅客吞吐量1495.21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0.5%,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30.57萬人次,下降52.1%;空港貨郵吞吐量29.78萬噸,增長7.0%。[3]
  • 進出島通道
廈門市進出島通道一覽表(截至2023年1月)
狀態
名稱
全長
連接區域
通車時間
備注
已通
高集海堤
2.212千米
廈門島—集美
1955年10月3日
2010年10月28日改造開工
2012年6月30日建橋
廈門大橋
6.695千米
廈門島—集美
1991年12月19日
-
海滄大橋
6.319千米
廈門島—海滄
1999年12月30日
-
集美大橋
8.438千米
廈門島—集美
2008年7月1日
-
杏林大橋
8.53千米
廈門島—杏林
2008年9月1日
-
翔安隧道
8.695千米
廈門島—翔安
2010年4月26日
-
海滄隧道
7.087千米
廈門島—海滄
2021年6月17日
-
翔安大橋
12.371千米
廈門島—翔安
2023年1月17日
-
在建
同安進出島通道
9.2千米
廈門島—同安
-
同安端先導段2022年1月4日開工建設
規劃
第三東通道
-
廈門島—翔安機場
前期研究
-
參考資料:[95-99] [107-108] [135-136] [190]

廈門市航空

廈門市境內機場(截至2021年9月)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位于廈門市湖里區高崎,距市中心10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于1983年10月通航。2014年12月,4號航站樓正式啟用,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上升至2700萬人次。據2017年9月機場信息顯示,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擁有1條3400米長跑道和2條平行滑行道及10條聯絡道;停機坪總面積77萬平方米,停機位89個;候機樓總建筑面積為23.78萬平方米;共通航109個城市,開通境內外航線182條。2016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273.76萬人次,同比增長4.2%;貨郵吞吐量32.84萬噸,同比增長5.7%;起降架次18.35萬架次,同比增長1.9%,分別位居11、第12、第13位。[20]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在建中)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大嶝島東南端,西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約22千米,西南距離廈門本島市中心約25千米,為4F級海峽西岸區域國際樞紐機場、海絲門戶樞紐機場。2007年7月,廈門翔安國際機場開始選址工作;2014年11月,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大嶝島場址獲批。2022年1月4日,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全面開工建設。廈門翔安國際機場航站樓面積為55萬平方米,站坪設196個機位;2條遠距平行跑道分別長3600米和3800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飛機起降38萬架次的使用需求。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作為少見的海島型機場,是國家批準的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兩岸交流門戶機場,是支持福建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大基礎設施。 [149-157]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效果圖)

廈門市港口

廈門港海滄港區
廈門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集裝箱運輸干線港、東南沿海的區域性樞紐港口、對臺航運主要口岸,有通往國際國內的航線,集裝箱吞吐量位居15位。歷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88]
截至2022年5月30日,廈門港共擁有廈門市東渡、海滄、翔安和漳州市招銀、后石、石碼、古雷、東山、詔安9個港區,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達159條,其中國際航線102條、內支線13條、內貿航線44條,通達52個國家和地區(含港臺)的141個港口。[172] 2021年,廈門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275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04.57萬標準箱。[140]

廈門市鐵路

廈門市境內火車站(截至2021年9月)
車站類型
車站名稱
客運站
廈門站
廈門北站
-
貨運站
廈門高崎站
杏林站
前場站
編組站
東孚站
-
-
途經廈門市境內的鐵路線路(截至2021年9月)
名稱
走向
鷹廈鐵路
起于鷹潭站,止于廈門站
福廈鐵路
起于福州站,止于廈門站
龍廈鐵路
起于龍巖站,止于廈門站
廈深鐵路
起于廈門北站,止于深圳北站
福廈高速鐵路(在建)
起于福州南站,途經廈門北站,止于漳州站
參考資料:[105]
途經廈門市境內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截至2021年9月)
名稱
走向
中歐班列(廈門-漢堡)
廈門-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波茲南-德國漢堡
中歐班列(廈門-莫斯科)
廈門-滿洲里-俄羅斯后貝加爾-俄羅斯莫斯科(昆采沃)
中歐班列(廈門-波茲南)
廈門-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波茲南
中歐班列(廈門-杜伊斯堡)
廈門-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馬拉舍維奇-波蘭波茲南-德國杜伊斯堡
建發專列(廈門-莫斯科)
廈門-二連浩特-蒙古扎門烏德-俄羅斯沃爾西諾
中亞班列(廈門-阿拉木圖)
廈門-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阿斯特克-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參考資料:[111-112]
中歐(廈門)班列、中亞班列

廈門市公路

截至2020年,廈門市全市公路通車里程(不含自然村道)2223.13千米,其中國道259.17千米,省道240.4公里,縣道394.9千米,鄉道657.4千米,村道671.27千米。按技術等級分,廈門市高速公路里程142.16千米,一級公路446.94千米,二級公路213.93千米,三級公路166.85千米,四級公路1253.24千米。[137]
途經廈門市境內的高速公路(截至2021年9月)
名稱
走向
國家高速公路
沈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
起于遼寧沈陽,途經廈門,止于海南海口
廈門—成都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76)
起于廈門,止于四川成都
沙縣—廈門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2517
起于廈門,止于福建沙縣
寧波—東莞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23
起于浙江寧波,途經廈門,止于廣東東莞
福建省高速公路
福州—廈門高速公路(閩高速S11)
起于福州連江,止于廈門翔安
晉江—長泰高速公路(閩高速S58)
起于泉州晉江,途經廈門,止于漳州長泰
同安—招銀高速公路(閩高速S59)
起于廈門同安,止于漳州龍海
注:截至2022年5月,
1、福廈高速公路廈門段、同招高速公路廈門段部分路段為承擔高速公路功能的城市快速路,未加掛高速公路路牌。
2、根據《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規劃線位,甬莞高速公路不經過廈門,但該高速公路中安溪官橋—長泰枋洋段因資金、技術等原因未能按原規劃線位修建,因此以沙廈高速公路安溪官橋—廈門云埔段及晉長高速公路廈門云埔—長泰枋洋段作為代行線。
以上參考資料:《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77]
途經廈門市境內的國道、省道(截至2021年9月,含規劃線路)
名稱
走向
國道
丹東—東興公路(228國道)
起于遼寧丹東,途經廈門,止于廣西東興
高雄—成都公路(319國道)
起于中國臺灣高雄(規劃起點),途經廈門(實際起點),止于四川成都
福州—昆明公路(324國道)
起于福建福州,途經廈門,止于云南昆明
省道
福建省道209線
起于福州長樂,途經廈門,止于漳州龍文
福建省道213線
起于福州閩清,止于廈門翔安
福建省道217線
起于三明大田,止于廈門思明
福建省道318線
起于廈門湖里,止于漳州永定
福建省道507線
起于廈門思明,止于漳州華安
參考資料:[103-104]

廈門市公共交通

普通公交
廈門公交(2張)
2020年,廈門市全市開通普通公交線路408條,其中常規公交384條、快速公交線路8條、定制公交16條,公交線路總長7036.7千米;全市擁有公交車輛4314臺,公交日均客運量約為146.52萬人次。[137]
廈門市公交票價標準為:組團內(島內為一個組團,島外各行政區各為一個組團)線路,票價均為1元。跨組團線路,線路里程20公里以內(含20公里)的票價1元;線路里程20公里以上的,實行分段計價,每段票價1元,票價2元。大站公交線路上車2元,全線票價2元。[138]
出租車
2020年,廈門市全市共有巡游出租車企業9家,巡游出租車5680輛,巡游出租車駕駛員1.7萬余名;網約車企業11家,網約車約2.88萬輛,駕駛員7.9萬余名。[137]
廈門市出租車運價標準為:起步價3公里10元,里程運價每公里2元;等候費(或車速低于每小時12公里)按0.5元/75秒為計費單位,不足75秒不計費,大于或等于75秒計0.5元,大于或等于150秒計1元,以此類推;單次營運里程超過8公里以上部分計收回空費,按里程運價加價50%。每日23:00至次日05:00的夜間,按起步價、里程運價加價20%。[139]
地鐵
主詞條:廈門地鐵
廈門地鐵(25張)
廈門地鐵(Amoy Transit Rail(AMTR),Xiamen Metro),是服務于廈門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首條線路于2017年12月31日開通試運營。截至2022年10月,廈門地鐵開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包括1號線、2號線、3號線首通段。線路采用地鐵系統,里程總長98.4千米,共設車站77座(開放運營71座)。在建線路共有6段,包括3號線后通段、3號線南延段、4號線一期、6號線一期、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6號線集美至同安段等線路,在建線路里程總長約118.2千米。[21]
廈門地鐵運營線路(截至2022年10月)
線路名稱
起止站點
線路里程
車站數量
開通日期
車輛編組
識別色
廈門地鐵1號線
鎮海路站—巖內站
30.3千米
24座
2017年12月31日
6B
橙色
廈門地鐵2號線
天竺山站—五緣灣站
41.6千米
32座
(運營30座)
2019年12月25日
6B
綠色
廈門地鐵3號線首通段
廈門火車站—蔡厝站
26.5千米
21座
(運營17座)
2021年6月25日
6B
天藍色
參考資料:[21]
廈門地鐵在建線路(截至2022年10月)
線路名稱
起止站點
線路里程
車站數量
預計開通時間
廈門地鐵3號線后通段
蔡厝站—翔安機場站
10.3千米
5座
2026年6月
廈門地鐵3號線南延段
沙坡尾站—廈門火車站
8.5千米
5座
待定
廈門地鐵4號線一期
軟三東站—翔安機場站
44.8千米
12座
2026年6月
廈門地鐵6號線一期
林埭西站—華僑大學站
18.8千米
13座
2025年
廈門地鐵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
龍江明珠站—林埭西站
9.8千米
7座
廈門地鐵6號線集美至同安段
嘉庚體育館站—同翔高新城站
26.2千米
15座
待定
參考資料:[21] [121] [148]
廈門快速公交
主詞條: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BRT)(5張)
廈門快速公交(Xiamen Bus Rapid Transit),又稱廈門BRT,是服務于廈門市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統,于2008年8月31日正式開通運營,是福建省個快速公交系統,也是中國個采取高架橋模式的快速公交系統。截至2022年5月,廈門快速公交開通運營線路共有7條,包括5條常規線路和2條高峰區間線路,共設車站45座。[109]
廈門快速公交已運營線路(截至2022年5月)
線路
起止站點
首段開通日期
識別色
廈門公交快1路
碼頭樞紐站—廈門北站
2008年8月31日
綠色
廈門公交快2路
碼頭樞紐站—同安樞紐站
2008年8月31日
黃色
廈門公交快3路
碼頭樞紐站—前埔樞紐站
2008年8月31日
紅色
廈門公交快5路
前埔樞紐站—同安樞紐站
2015年8月1日
藍色
廈門公交快6路
前埔樞紐站—廈門北站
2016年1月31日
橙色
廈門公交快8路
碼頭樞紐站—高崎機場樞紐站
2018年10月15日
淺紫色
廈門公交快9路
前埔樞紐站—高崎機場樞紐站
2019年5月6日
淺藍色
參考資料:[109]

廈門市歷史文化

廈門市城市標志

市花——三角梅
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三角梅為廈門市市花。三角梅屬于紫茉莉科寶巾屬的常綠攀援或披散灌木,木質藤本,葉質薄有光澤,花小,頂生,常三朵簇生于苞片內,三枚大苞片顯著,為主要觀賞對象。三角梅原產于南美巴西,引種來華,為時已久。其花品種繁多,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紫等系列色澤及單瓣花、重瓣花和斑葉等多種。三角梅剛柔并濟,樸實無華,易于栽植,花色較多,可作盆景。因此,以三角梅為市花,廣泛栽種和愛護市花,既可以綠化和美化廈門,又能較好地體現廈門的風貌、廈門人民的性格和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景象。[145]
市花——三角梅
市樹——鳳凰木
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鳳凰木亦稱“紅楹”、“火樹”,屬豆科落葉喬木,長成后可高達20米。樹冠寬廣,二回羽狀復葉,羽片10-24對,每羽片有小葉20-40對,小葉呈長橢圓形。夏季開花,總狀花序,花大色紅,有光澤。莢果木質,長達50厘米。鳳凰木原產于非洲,我國南方多有栽培,是優美的庭園樹、行道樹。鳳凰木枝秀葉美,是典型的南國樹種,夏日開花蔭涼滿城,紅花簇簇,象征特區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體現廈門的風貌、廈門人民的性格和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景象。[145]
市樹——鳳凰木
市鳥——白鷺
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白鷺為廈門市市鳥。白鷺屬鳥綱鷺科,為世界鳥類。廈門分布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中國鷺和巖鷺,這也是至今我國記錄的僅有的五種。由于它們體羽除巖鷺為暗灰色外,均為雪白色,因此,人們通常統稱這五種鷺為白鷺。其中以小白鷺和中白鷺的數量最多,且較為常見。[145]
市鳥——白鷺

廈門市通行語言

廈門閩南語
廈門地方上使用閩南方言之廈門話,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它主要通行于閩南地區、粵東的潮汕地區和中國臺灣省的部分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的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也有講閩南方言的“福佬話”(屬閩南語“閩臺片”)互通。千余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而相繼向外移居。人語相隨,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29]

廈門市民俗文化

三月的廈門(20張)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于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傳統的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正月初三忌拜年,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么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過年而疏于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廈門市宗教信仰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教、天主教和教,以佛教為主。
閩南古剎有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教新街禮拜堂被稱為“中華圣堂”;天主教廈門教區設于鼓浪嶼,是閩南天主教對外交往的中心。[92]

廈門市文化遺產

廈門市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的有南音、高甲戲、歌仔戲、答嘴鼓、廈門漆線雕技藝、童謠(閩南童謠)、講古、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節(中秋博餅)、民間信俗(閩臺送王船)、抬閣(海滄蜈蚣閣)、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2020年12月17日,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80-81]
高甲戲
高甲戲,發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于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
高甲戲
歌仔戲
歌仔戲(發音:歌子戲或歌崽戲,后者在中國臺灣較流行),是20世紀初葉發源于漳州的傳統戲曲,故亦稱之為薌劇,后傳到中國臺灣并得到進一步發揚。“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話表達就是“小歌”),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讓社會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詞匯或忠孝節義故事,成為早期閩南地區和中國臺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歌仔戲
漆線雕
漆線雕,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工藝。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時逐漸成熟。漆線雕被應用于佛像裝飾,俗稱“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
漆線雕
送王船
送王船,流傳于中國閩南地區(泉州、廈門、漳州)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我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送王船傳遞著人們對先輩走向海洋的歷史記憶,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生命的理念,為推動包容性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對話資源;其承載的觀察氣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識和航海技術,是人們長期海上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81]
送王船

廈門市風景名勝

鼓浪嶼
鼓浪嶼,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準為國家5旅游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美五大城區”,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島上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建筑風格的建筑物,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譽。嶼上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高,被贊為琴島。主要旅游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52項世界遺產。[31]
鼓浪嶼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巖。元廢。明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詩僧覺光和尚遷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齊備,住僧常達百余眾,清初又廢于兵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瑯收復中國臺灣后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并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更名為南普陀寺,此后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32]
南普陀寺(5張)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被譽為“美大學”,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廈門大學早期建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廈門大學
環島路
環島路,是環繞廈門島的城市干道,寬60米,雙向6車道,為城市一級次干道。機動車道18-24米,非機動車道6-7米,人行道6-8米,綠化帶80-100米。白城到黃厝段,1997年2月動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黃厝到前埔段,1999年9月8日竣工。會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動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開通香山至五通段。
環島路
胡里山炮臺
胡里山炮臺,位于廈門市思明區,系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A旅游景區,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年,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后山區,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風格,又有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筑神韻。胡里山炮臺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歷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33]
胡里山炮臺
同安影視城
同安影視城,位于廈門市同安區,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宮殿,總占地面積1000畝,首期投資達1.35億元,2009年榮膺國家4旅游景區,成為同安區國家4旅游景區。
同安影視城
廈門園林植物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位于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緊鄰中山路商圈。始建于1960年,占地4.9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個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集植物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是國家AAA旅游區,是省、市和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環境教育基地與保護母親河生態教育基地。[78]
廈門園林植物園
廈門園林博覽苑
廈門園林博覽苑,位于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規劃片區總面積6.76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3.03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主展區、生態濕地公園、水景及水上運動、溫泉度假村等商業配套設施。園博苑片區規劃以半島、島嶼的形式進行總體布局,由九個島嶼和兩個半島組成。其中五個為展園島嶼,四個小島為生態景觀島。[35]
廈門園林博覽苑(2張)
青礁慈濟祖宮
青礁慈濟祖宮,又稱東宮,位于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為紀念保生大帝吳夲而建,是廈門市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和歷史文化古跡。青礁慈濟祖宮于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被國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2年被評為國家4旅游景區。[86]
青礁慈濟祖宮
北辰山
北辰山,俗稱北山巖,是廈門十二道名著風景之一,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千米。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千米。為低山丘陵、花崗巖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北辰山人文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優美。北辰山的廣利廟又名“忠惠尊王廟”,是百姓為紀念被五代十國后梁太祖朱溫封為“閩王”的王審知而建造的。相傳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后五日,北辰山廟會盛況,游人香客如織,鞭炮聲與戲曲聲不絕于耳,成為的民俗景觀。北辰山上的“仙宮”尚存有宋、明、清三朝石刻。從北辰山頂飛流而下的瀑布有近千米長,且數千年不干涸。山體由于受水流的長期沖刷而形成一條峽谷和12個從上至下順勢分布的水潭,被稱為十二龍潭。北山十二龍潭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此外北辰山還有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閩王王審知衣冠冢、山門、石龜、石牛、石船、石轎等景觀。
廈門北辰山
金光湖
金光湖,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內田村,距同安城區23千米,廈門市區60千米。林區山形如“湖”狀,四周六條山嶺和兩座小山交相環抱,構成“金”字形,旭日初生、葉露晶瑩、金光閃閃,故名“金光湖”。金光湖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林海茫茫,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林區總面積7768畝,海拔845米。
廈門金光湖原始森林
天竺山森林公園
天竺山森林公園,位于廈門市海滄區東孚鎮,園內有森林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4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有、林麝、果子貍、狐貍、豹貓、錦雞、青羊、杜鵑等。園內人文景觀60余處,其中古跡6處,景點58個。史載,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龍池、浴龍橋、皇帝井等古跡。森林公園內規劃建設風情度假區、高級度假酒店區、體育公園區、動物園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閩臺果蔬花卉區,游客還能在皓月湖垂釣。可森林游覽、登山探險、、野營休憩等。[34]
天竺山森林公園(5張)
五緣灣濕地公園
五緣灣濕地公園,位于廈門市湖里區五緣灣,占地85公頃,是廈門的公園,也是的濕地生態園區。五緣灣濕地公園內具有水棲和濕生植物帶、水生植物群落、蘆葦及濕地區域植物群落,并種植有中國臺灣相思樹、木槿、銀合歡、睡蓮、紅樹林等植物;棲息在濕地中的鳥類包括9科25種濕地水鳥和17科29種山林和農田鳥類。
五緣灣濕地公園(2張)
野山谷生態樂園
野山谷生態樂園,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境內,距離廈門市中心45千米。旅游區由六大野趣景區構成,分別是熱帶雨林疊瀑探幽區、金溪峽谷探險區、銀溪峽谷野外生存體驗區、千畝茶園觀光區、森林別墅休閑區、原木游戲娛樂區。旅游區境內因兩條長年奔騰不息的金溪、銀溪環谷相抱,構成閩南地區罕見的峽谷景觀。
野山谷生態樂園
觀音山海濱旅游休閑區
觀音山海濱旅游休閑區,地處廈門城市總體規劃“三環三輻射”道路網主骨架的環—環島路上,位于環島路北段香山至五通段,項目占地面積37.5公頃,建筑面積近7萬平方米,綠地面積22.4萬平方米,停車位1000個。休閑區東臨大海,與金門島遙遙相對,擁有2.8千米長的美麗海灘,大型海濱游泳場;西鄰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區、廈門軟件園二期;北與翔安隧道相連,南接香山國際游艇碼頭、廈門國際網球中心及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觀音山海濱
廈門方特旅游度假區
廈門方特旅游度假區位于廈門市同安區中洲島,是華強方特集團打造的方特旅游度假集群。度假區由廈門方特夢幻王國、廈門方特東方神畫、廈門方特水上樂園和廈門方特假日酒店組成,廈門方特步入‘景+酒’的全新發展階段。[79] [162]
廈門方特旅游度假區(2張)
廈門橋梁博物館
廈門橋梁博物館,坐落在海滄大橋東岸錨碇內,這是在大橋碩大的錨碇里建起來的我國座橋梁博物館。它的造型設計、內容豐富、科技手段*,展示了高科技水平,為海滄大橋增添景色。博物館由海滄大橋建設展示館、中國橋梁百年回顧展示館和海滄大橋監控中心三大部分組成。五層是大橋監控中心。這是海滄大橋交通指揮的核心,她具有數據采集、數據通信、分析統計、控制高度、文檔管理、圖像圖形顯示和自檢報警等多種現代化管理功能,顯示我國建橋的高科技水平。[36]
廈門橋梁博物館

廈門市名優特產

閩菜(3張)
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有龍蝦、鮑魚、螃蟹,還有蝦、螺、貝類等。特色小吃有面線糊、沙茶面、土筍凍、海蠣煎、炸五香、花生湯、燒肉粽等。[30]

廈門市人物

薛令之(683~756年)字珍君,號明月先生。福建長溪廉村(今福安市溪塘鎮廉村)人。唐神龍二年(706年)進士。開元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并侍東宮。后因李林甫冷落東宮,賦詩諷諫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滿,遂托病辭官歸里。后遷居廈門島,所居處因而得名薛嶺。他以詩文名,為閩人以詩賦登第人。有《明月先生集》、《補闕集》行世。
薛令之
薛舜俞(生卒年未詳)字欽父,薛嶺人。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進士,被授予南劍州(今南平市)教授(學官)。
-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同安人)。北宋宰相,天文學家、藥物學家,先后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晚年入閣拜相。為官清廉,他創造的水運儀象臺是當時*的天文鐘。
蘇頌
陳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近代民族英雄,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師提督。戰爭期間率部在吳淞口抗擊來犯的英國艦隊時犧牲。
陳化成
陳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愛國華僑,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今廈門市集美區)人。早年僑居新加坡經營實業,后傾資創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1950年回國定居,歷任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大會委員、主席等職。
陳嘉庚(2張)
馬約翰(1882年~1966年),福建廈門人。清華大學體育教授、柏林會中國隊的領隊、中國體育事業奠基人,曾任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中國代表團總教練、第十一屆會中國代表團田徑隊總教練。解放后曾任中華中國體育總會主席。
馬約翰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當代婦產科專家,福建廈門人。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曾任中國醫學副院長、中國學部委員、中國副主席等職。
林巧稚
鐘南山福建廈門人,院士,抗擊“非典”特等功臣,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重要推動者,[37] 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組長。[38]
鐘南山(2張)

廈門市榮譽稱號

截至2018年,廈門的綜合信用指數在36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2,營商環境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外貿綜合競爭力居5位,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居14位。[9-10]
自2005年起,廈門連續獲評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142] 2018年,廈門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11] 2020年,廈門市被命名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12] 被全國雙擁工作小組辦公室授予廈門“全國雙擁城市”。被依法治國委員會選為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名單。[13]
榮譽稱號
獲得年份
全國雙擁城市
1991年起連續8屆
國家衛生城市
1996年~2011年(連續15年)
國家園林城市
1997年
國家環境保護城市
1997年
全國科教興市*城市
1998年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1999年
全國無償獻血*城市
1999年、2004年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城市
1999年、2003年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特別獎
2000年
全國“兩基”教育*城市
2001年
國際花園城市
2002年
全國交通管理水平(一等城市)
2003年
中國人居環境獎
人居獎[143]
2004年[143]
全國文明城市[142]
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年[142]
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城市
2006年、2011年
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
2006年、2007年、2008年
農民工歡迎城市
2007年
全國宜居城市
2007年、2011年
全國綠化城市
2007年、2008年
具國際競爭力旅游城市
2007年
全國節水型城市
2009年
宜居城市
2009年、2010年
中國旅游競爭力城市
2009年
中國魅力會議目的地城市
2009年、2010年
全國人民防空*城市
2010年
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中國關注會議目的地
佳綠色會議城市
優質生活城市
中國休閑城市
2010年、2011年、2012年
中國青年喜愛的海西旅游目的地
2010年
中國低碳城市
2011年
中國創新型城市
最浪漫休閑城市
全國創業*城市
2012年
國家森林城市
2013年
創建全國法治城市*單位
美會議城市
城市網絡形象
2015年度中國智慧城市
2015年[39]
宜居城市
2016年[40]
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品質休閑城市
2017年[41-44]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暢游中國100城
2018年[45-49]
潛在的國家重要金融、貿易、對外交往中心
城市產業競爭力38
世界二線城市
中國大陸商業城市第22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第17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第22
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9名
“中國外貿城市”第6
2019年[12] [50-59]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中國城市排行榜第32名
可持續競爭力榜單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00
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0名
新時代中國繁榮城市榮譽
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第20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綜合指數評價4
城市體檢樣本城市[28]
2020年
2019-2020年度“中國美好生活城市”[60]
2019年中國外貿城市
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61]
2020年全國雙擁城市
“2020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39名[62]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63]
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批延續)[64]
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65]
無償獻血*省(市)獎[66]
國家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27]
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
2021年2月
2020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73]
2021年3月
2020年數字閱讀城市[74]
2021年4月16日
2020年幸福感城市[75]
2021年4月
2020年-2021年中國舒適之城[76]
2021年4月
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94]
2021年7月12日
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100]
2021年8月6日
全國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101]
2021年9月2日
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110]
2021年9月
2020中國外貿城市
2021年10月[113]
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115]
2021年11月[115]
2021數字化轉型城市
2021年11月[117]
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名單
2021年12月2日[118]
2021中國年度引才城市
2022年1月11日[122]
國家衛生城市
2022年1月26日[124]
2021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州)推薦名單
2022年2月[128]
“2022中國活力城市榜”,23名
2022年3月[131]
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
2022年4月[132-133]
2021年人才吸引力城市,19位
2022年5月[158]
2022年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
2022年6月[161]
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
2022年7月[164]
入選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
2022年8月[165]
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名單
2022年9月[166]
2020年全國14個Ⅰ型大城市之一
2022年10月[167]
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
2023年1月[175]

廈門市對外交流

廈門市對臺交流

福建是臺胞主要的祖籍地之一,廈門與中國臺灣一水之隔,兩地通航便利,語言相同、習俗相近、文化相承。由于特殊的對臺區位優勢,廈門始終走在大陸對臺交流的線。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作為因“臺”而設、因“臺”而特、因“臺”而興的經濟特區,做好對臺工作,是黨賦予廈門的神圣使命,也是廈門發展的和潛力所在。30多年來,廈門充分發揮對臺戰略支點作用,致力先行先試,努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四最”先行區建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臺交流合作的“廈門經驗”與“廈門模式”。
廈門不但有長遠的、宏觀的、基礎性的對臺“民心工程”,而且有根據形勢發展、對象不同的對臺“民心項目”;既有能夠讓兩岸同胞共同感受骨肉親情的歡樂喜慶、共同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期盼兩岸統一的感人場景的大型聯誼活動,又有為臺胞辦好事、辦實事的服務窗口。
40年來,廈門堅持發揮優勢,入情入心地做好中國臺灣人民的工作。每年的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廈門都會組織開展兩岸交流活動;利用地緣和文緣優勢,廈門多次應邀組織閩南歌舞、歌仔戲、南音等赴臺赴金門演出,組織臺胞參觀閩南古厝等涉臺文物古跡;通過舉辦保生慈濟文化節、鄭成功文化節、福德文化節、姓氏源流研討會等民間信仰交流,協助臺胞尋根謁祖;廈臺常態輪流舉辦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兩岸中秋博餅活動、兩岸成年禮活動、兩岸漢字節、兩岸青少年經典誦讀、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等活動,大力拓展廈臺民間雙向交流[102]

廈門市領事機構

領事機構
領區范圍
設館時間
地址
菲律賓共和國駐廈門總領事館
福建、江西
1995年1月
廈門市思明區蓮花新村凌香里2號[168]
新加坡共和國駐廈門總領事館
福建、江西
1996年1月
廈門市廈禾路189號銀行中心5樓07、08單元[169]
泰王國駐廈門總領事館
福建、江西
2006年9月19日
廈門市思明區虎園路16號廈門賓館3號樓[170]

廈門市友好城市

國外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英國加的夫郡
1983.3.31
日本佐世保市
1983.10.28
菲律賓宿務市
1984.10.26
美國巴爾的摩市
1985.11.7
新西蘭惠靈頓市
1987.6.23
馬來西亞檳島市
1993.11.10
立陶宛考納斯市
2001.3.11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
2003.8.15
荷蘭祖市
2005.7.14
印度尼西亞泗水市
2006.6.24
韓國木浦市
2007.7.25
美國薩拉索塔市
2007.11.9
(思明區友城)
希臘馬拉松市
2009.1.4
德國特里爾市
2010.11.11
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市
2011.1.9
加拿大列治文市
2012.4.27
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市
2013.6.20
法國尼斯市
2014.5.22[18]
泰國普吉府
2017.5.11
土耳其伊茲密爾市
2018.1.18
以色列內坦亞市
2022.1.18[123]
智利圣地亞哥首都大區[141]
2022.4.6[141]
-
-
-
-
國內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友好城市
締結時間
邯鄲市
1984.12
鞍山市
1985
普陀區
1986.7
吉安市
1987.6
淄博市
1988.2
漢中市
1988.4
安陽市
1988.5
撫順市
1988.10
吉林市
1990.12
青島市
1991.6
丹東市
1991.12
哈爾濱市
1992.5
南京市
1992.10
咸陽市
1992.12
龍巖市
1993.6
三明市
1993.
萬州區
1993.9
保定市
1993.11
太原市
1993.1
濰坊市
1994.5
平頂山市
1994.10.21
鷹潭市
1995.1.7
蕪湖市
1995.3.8
雞西市
1995.5.9
長沙市
1995.12.26
韶山市
1995.12.27
安慶市
1996.5.21
大連市
1997.7
溫州市
1998.4.8
沈陽市
2005.2.18
蘭州市
2007.7
潮州市
2013.7
-
-
參考資料


目錄
相關產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