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用水農村水源
農村飲用水一般來自是水庫、河流、湖泊、泉水、窖水或井水。在使用前,要對飲用水進行凈化處理。
農村飲用水飲用水現狀
水是生命的源泉,飲用水更是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盡管城鎮化進程推動中國農村人口大批涌進城市,但是農村人口仍然占中國總人口的50%以上。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占總人口的50.32%,農村居民為6.74億人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超13.6億人。農村飲用水環境關系到半數中國人的健康,是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事情。
農村人口數量眾多,村落多,對于村鎮集中地區,飲用水工程多為集中構建的大型供水設施。
然而對于村落分散和人口數量相對較少的山村,偏遠地區等,不可能實現集中供水,多不建設飲水處理設施或只建設慢濾池和蓄水池。這些地區經濟欠發達,資金短缺,交通不便。他們飲用的的只是改良井水和窖存雨水,達不到或很難達到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水質亟待提高。水源易被污染。此外,80年代初期建成的農村簡易自來水廠,大多水處理工藝流程落后,設施簡陋,輸配水管網系統老化,二次污染的隱患也比較突出,生活給水水質難以得到保障。
農村飲用水飲水安全
全國尚有3.23億農村人口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各類飲水水質不安全的有2.27億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證率低的近9600萬人。2.27億水質不安全人口中,飲用水氟、砷含量超標的有5370萬人,飲用苦咸水的有3850萬人,地表或地下飲用水源被嚴重污染的涉及9080萬人,飲用水中鐵錳等超標的有4410萬人。
農村飲用水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縣農村尚有飲水不安全人口10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1.02%,任務依然很重。
(1)生活飲用水的水質仍然較差
自來水普及率低,生活飲用水的水質仍然較差。仍然較差,農村飲用水多為淺層地下水,飲水多為自取水。一些農村集中式供水消毒凈化設施簡易,無衛生防護設施,水質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水源污染還比較嚴重。
有的農民隨意設取水點打手壓機井,基礎設施達不到衛生要求(無井裙、井臺、井蓋等),周邊環境較差,有的與廁所、禽畜圈舍、垃圾堆較近,沒有超出滲透范圍,滲漏嚴重,機井水因此而受到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還很嚴重,河流沿岸農田在生產期投放大量的化肥、農藥,在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的沖刷和淋溶作用下,被帶入河流中,造成河流水體中有機物濃度升高,造成河水污染。農業固體廢棄物與生活垃圾一起四處堆放,大量農膜殘存于耕地、土壤和流入溝河中,在降雨的沖刷下,其大量滲濾液排入水體或直接被沖入河道,嚴重污染水源。
(3)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力量嚴重不足
廣大農村地區,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力量嚴重不足。由于水源地規模小,分布分散,水質水量不穩定,開展例行監測工作難度很大。由于政府對農村飲用水檢測沒有專項經費安排,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多為有償服務,一些村鎮由于不愿承擔水質檢測費用,應對農村飲用水開展的水質檢測工作無法開展,沒有針對飲用水源開展過系統全面的調查與評價。致使農村飲用水水質缺乏相關部門的水質評估,對是否達到飲用標準缺乏科學依據,總體情況無法掌握。給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運行管理不夠完善。
(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運行管理不夠完善
已建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一般由受益鄉鎮、水利所或村街進行管理,收取的水費也只是當年的運行成本費用,沒有計提設備維修、折舊等費用,設備出了問題,沒有維修資金,將會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運行。特別是近年安裝的供水設施,里面有一些精密設備,缺乏專業維修人員,一旦損壞維修困難。
(5)資金投入不足。
供水工程建設主要依靠國家投資這一主渠道。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多數村集體又無資金積累,縣鄉財力極為有限,不但無力進行自主改造,甚至連改水配套資金都無法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飲水安全工程改造步伐。
(6)有些村街農民改水的積極性不高
部分群眾的安全飲水意識淡薄,認為只要有水喝就行,“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進不進行供水改造無所謂。甚至有的農民覺得花錢改水沒必要,吃自來水還要交水費,存在部分農民不配合、入戶不及時、接電不及時等情況,影響施工進度。
農村飲用水處理設施
慢濾池
農村飲用水
慢濾池(slow filter)也稱表層過濾,主要利用頂部的濾膜截留懸浮固體,同時發揮微生物對水質的凈化作用。這種濾池生產水量少、濾速慢(<10m/d)、占地大;特別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從污水中去除并積存在濾床中的污泥量十分龐大;而且污泥粘而易碎,很快就會在濾料表面出現泥封;而當加大過濾水頭時,則容易發生污染物穿透現象。慢濾池方式在水處理,特別是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少。
蓄水池
農村飲用水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滲作用的蓄水設施。
重力式無閥濾池
一種不用閥門切換過濾與反沖洗過程的快速濾池,由濾池本體、進水裝置、虹吸裝置三部分組成,不是沒有閥門的快濾池。
農村飲用水
在運行過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進水水位則隨濾層的水頭損失增加而不斷在吸管內上升,當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頂,并形成虹吸時,即自動開始濾層反沖洗,沖洗廢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
農村飲用水供水保障
2021年1月14日,記者從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我國有逾2.7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其中解決了1710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1095萬飲水型氟超標和苦咸水問題。
飲水型氟超標方面,2018年10月,河北省有276.2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型氟超標問題,居位。經過努力,截至2020年10月底,通過江水置換(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新辟合格水源等方式,河北省全面解決了農村人口飲水型氟超標問題。
苦咸水問題,向來是甘肅省的歷史性難題。經過努力,截至2020年底,甘肅省31個縣區完成苦咸水改水投資6.89億元,121處工程全部完工,受益人口39.52萬人。村民們告別苦咸水,喝上了“衛生水”。
集中供水率,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8%,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萬人工程水源保護區全面劃定,千人以上工程已基本實現收費全覆蓋,農村供水保障程度得到提升。下一步,農村人口飲水問題依然需要持續鞏固,確保農村居民長期穩定地喝上安全水、放心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