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座椅功能
汽車上的安全帶是按成人標準來設計的,是適合體重36kg、身高140cm的成人使用的。如果給寶寶使用,安全帶會卡在寶寶的脖子上,發生事故時對寶寶的危害更大。
兒童座椅分類
兒童座椅指寶寶專用的、用于各種途徑座椅,主要分為三類:
類兒童安全座椅安裝在乘用車上與后排座椅固定,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保護寶寶安全;
兒童安全座椅分類
兒童安全座椅
一般而言,兒童安全座椅分為嬰兒安全座椅和兒童安全座椅,從使用方式上看,一般是分為趟著跟坐著兩種。從寶寶出生時到能夠自己獨立坐穩這段時間要使用嬰兒安全座椅,等寶寶可以自己坐穩以后就可以切換成普通的兒童安全座椅了。
具體根據固定方式的種類來區分的,共分成三種:
歐洲標準的ISO FⅨ固定方式、美國標準的LATCH固定方式和安全帶固定方式。
兒童安全座椅按照兒童年齡和體重共分為4類
分類1:適用于新生兒到15個月的兒童(或體重在2.2公斤-13公斤之間的嬰兒)
分類2:適用于新生兒到4歲兒童(或體重在2.2公斤-18公斤之間的小孩)
分類3:適用于1歲到12歲兒童(或體重在9公斤-36公斤之間的小孩)
第二類嬰兒推車用于寶寶外出,方便家長攜帶寶寶及寶寶相關用品;
嬰兒車的分類
一般而言,嬰兒車分成A 型和B 型兩大類。A 型車在寶寶滿2 個月,頭部能支撐起來后用;B 型車在寶寶滿7 個月左右,可坐穩當之后用。A 型嬰兒車
寶寶可平躺在車中,即使寶寶睡著了也不必擔心。由于車輪較大,地面凹凸不平帶來的
顛簸較少,寶寶坐著會感到很安全。如果手柄方向是可以切換的,那么還可以看著寶寶的臉
外出散步。但是這種車比較重,很占地方。
B 型嬰兒車
這種車小巧輕便,手柄操控簡單,轉彎方便。可在通道狹窄的商店采購或者擁擠的場所
來回穿梭。收起來之后即便在電車里也不占地方,可放在汽車后備箱中,出遠門的時候大派
用場。
第三類兒童餐椅供寶寶在吃飯時使用,使寶寶姿勢固定,并防止寶寶跌落;
兒童座椅發明故事
上世紀80年代末,在為馬友友設計“提琴”時,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托德·曼庫弗教授發現了一種技術,能測量身體在環境中的位置和姿勢,后來一家日本公司看到這個發明,把它應用在汽車的兒童座椅上,用來測量孩子坐的姿勢對不對,是不是在動,以保護兒童在車內的安全。現在,幾乎每輛車里都使用了這樣的技術。[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