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自治旗歷史沿革
清崇德四年至五年(1639年—1640年),為在黑龍江中上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建立起鞏固的統治,皇太極發動了征服索倫部的戰爭,最終統一了索倫諸部,派在黑龍江北岸的索倫村屯駐守,將鄂溫克部落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任命氏族酋長為章京(佐領),并規定了索倫部眾按時向盛京納貢的義務。每個鄂溫克男丁,都要交納貂皮一張作為貢賦。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清朝在黑龍江以北索倫部的廣大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清順治年間,鄂溫克人南遷到嫩江流域,理藩院任命達如漢布勒、扎木蘇等人為首領,授予副都統印信,直接管轄鄂溫克等族事宜。
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將布特哈(滿語,意為打牲)的5個阿巴(圍場)和3個扎蘭(滿語,連或隊之意)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壯丁規定了旗色,編成了布特哈八旗。同年,由布特哈遷來索倫(今稱鄂溫克)、厄魯特、巴爾虎、鄂倫春、達呼爾(今稱達斡爾)兵丁3000名,編入八旗,駐防呼倫貝爾,城址定于“海蘭兒(海拉爾)”,命名“呼倫貝爾城”。
清乾隆八年(1743年),設置呼倫貝爾副都統銜總管。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杜爾伯特太吉率三氏蒙古族厄魯特部遷錫尼河流域,也被編入索倫八旗。
六年(1917年)后,蘇聯境內的部分蒙古族布利亞特部遷至伊敏河、錫尼河一帶。
十年(1921年),建布利亞特旗。
十七年(1928年),建厄魯特旗。
東北淪陷后,偽滿洲國撤黑龍江省。將索倫八旗、布利亞特旗、厄魯特旗合并建索倫旗,隸屬于興安北省。時索倫旗范圍包括當代鄂溫克族自治旗全境以及當代免渡河鎮、牙克石市市區、特尼河蘇木、海拉爾區建設街道和哈克鎮。
三十四年(1945年),劃入呼倫貝爾自治省。
三十七年(1948年),呼倫貝爾自治省改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1日,改稱鄂溫克族自治旗。
1968年2月,自治旗革命委員會成立。
1969年8月1日,鄂溫克族自治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79年7月1日,隨呼倫貝爾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12月,撤銷旗革委會,恢復旗人民政府。
2001年10月,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由呼倫貝爾市管轄。[3]
鄂溫克族自治旗行政區劃
鄂溫克族自治旗區劃沿革
1958年8月1日,鄂溫克族自治旗轄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南屯(現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6個蘇木(后改稱人民公社)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
1961年,由錫尼河東公社分出孟根楚魯公社,南屯公社分出巴彥塔拉公社。
1973年,巴彥嵯崗人民公社分出大雁辦事處。
1975年,改處為鎮,全旗轄1個鎮(大雁鎮)、8個人民公社(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南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
1978年,南屯人民公社改稱為巴彥托海人民公社。
1980年,撤銷巴彥托海人民公社,改建巴彥托海鎮。同年12月,撤銷各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全旗轄巴彥托海、大雁2個鎮和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7個人民公社。
1984年,設立阿爾善諾爾蘇木,并成立蘇木籌備工作組。
1984年10月18日,撤銷巴彥塔拉人民公社,成立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撤銷孟根楚魯公社建置,恢復蘇木建置,分別設立錫尼河東蘇木和孟根楚魯蘇木。同年10月25日,旗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建立鄉、鎮、蘇木人民政府。[1]
1985年2月,籌建紅花爾基鎮,同年成立伊敏河辦事處。
1986年12月1日,紅花爾基鎮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4月,伊敏河鎮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5月27日,撤銷阿爾善諾爾蘇木籌備工作組,成立阿爾善諾爾蘇木人民政府。同年9月,旗人民政府將輝蘇木所轄烏日切希、額格都寶龍、伊拉拉塔3個嘎查劃歸阿爾善諾爾蘇木,并將阿爾善諾爾蘇木更名為北輝蘇木。
1990年6月,改大雁鎮為大雁礦區,全旗轄1個區、3個鎮、1個鄉、7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輝蘇木、北輝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孟根楚魯蘇木、巴彥嵯崗蘇木。[2]
2001年4月,撤銷北輝蘇木,其區域并入輝蘇木;撤銷孟根楚魯蘇木,其區域并入錫尼河東蘇木。
2005年,全旗轄1個礦區、3個鎮、1個民族鄉、5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輝蘇木、巴彥嵯崗蘇木。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巴彥托海鎮。
2006年,合并大雁礦區和巴彥嵯崗蘇木為巴雁鎮,錫尼河東蘇木和錫尼河西蘇木為錫尼河鎮;紅花爾基鎮并入伊敏蘇木。全旗轄4個鎮、1個鄉、2個蘇木,即巴彥托海鎮、巴雁鎮、伊敏河鎮、錫尼河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輝蘇木、伊敏蘇木。
2010年,伊敏蘇木分出紅花爾基鎮。
2011年5月,巴雁鎮分設大雁鎮和巴彥嵯崗蘇木,錫尼河鎮分設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
鄂溫克族自治旗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鄂溫克族自治旗轄4個鎮、5個蘇木、1個民族鄉,另轄1個鄉級單位。[20] 旗人民政府駐巴彥托海鎮。
鄂溫克族自治旗區劃詳情巴彥托海鎮 | 大雁鎮 | 伊敏河鎮 | 紅花爾基鎮 |
巴彥嵯崗蘇木 | 錫尼河西蘇木 | 錫尼河東蘇木 | 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 |
伊敏蘇木 | 輝蘇木 | 巴彥托海經濟開發區 | / |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理環境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置境域
鄂溫克族自治旗衛星地圖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中南部,介于北緯47°32'50″一49°15′37″、東經118°48'02"一121°09'25"之間,毗鄰6個旗、區(市),東與牙克石市接壤,西與新巴爾虎左旗毗鄰,北與海拉爾區和陳巴爾虎旗相連,南與扎蘭屯市和興安盟阿爾山市交界。全旗總面積為19111平方千米,占呼倫貝爾市總面積的7.39%。南北最長距離約187.75千米,東西最長距離約173.25千米。
[21]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形地貌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形圖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于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地處大興安嶺山地向呼倫貝爾高平原過渡地段,屬高原型地貌區。境內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原地貌自然融為一體,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東南部山地屬中山、低山地貌,山體走向多為北東向,海拔1706.6米,大興安嶺山脈經過此處。中部為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是山地向高平原過渡地帶,低山和丘陵相間分布,海拔為800—1000米,山頂和丘崗比較平坦,谷地比較開闊,河網密布,水源比較豐富。低山丘陵以西,是呼倫貝爾高平原的一部分,地面開闊平坦,稍有波狀起伏,河流少、河水比較淺,河床寬淺曲折,形成開闊的河漫灘和河谷洼地。點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托海鎮北河谷地帶,海拔602米。
[21] 鄂溫克族自治旗氣候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中高緯度,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多風,季平均氣溫-22.9℃;夏季溫和短促,降水較集中,季平均氣溫19.3℃;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多大風,天氣變化復雜。年氣溫40.1℃,年氣溫-46.5℃,年平均氣溫為-3.9℃—1.2℃,年平均氣溫的地理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增。年平均無霜期91—169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中旬。境內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降水量332.2毫米,多集中于7—8月份。光熱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間長達2896.2小時,大于等于0℃積溫2943.0℃,夏季最長日照可達16小時,日照時間長對發展畜牧業生產十分有利。風力大小受地形影響,常年風速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大,年平均風速為2.9米/秒。[21]
鄂溫克族自治旗水文
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河流均屬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水域、海拉爾河水系,在境內263條河流中,河流長度大于20千米以上的就有31條,河流總長度為5397.97千米,河道水面面積108.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7億立方米。主要有伊敏河、輝河、莫和爾圖河、扎尼河、錫尼河、維納河、輝騰河等。伊敏河是全旗河流,從南向北貫穿全旗后經海拉爾區匯入海拉爾河,干流長359.4千米,干支流長3998.46千米,流域面積為22570平方千米,水面積8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8億立方米。輝河為伊敏河的支流,是自治旗內河,干流長362.5千米,干支流總長度為1279.76千米,全流域面積1146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12億立方米。境內湖泊眾多,大小湖泊共有1465個,湖水總面積127平方千米。其中,獨立湖泊570個,水面積39平方千米,大多集中于輝河流域。[21]
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壤
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壤從東至西大體有棕色針葉林土、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等4個土壤帶。由于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土壤類型復雜多樣,共有9個類型、22個亞類、43個土屬。[21]
鄂溫克族自治旗植被
鄂溫克族自治旗自然植被受地質地貌和水熱條件的綜合影響,從東南山地至西北部高平原依次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三個植被帶。[21]
鄂溫克族自治旗自然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地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地總面積為2798.5萬畝。其中:森林面積970.5萬畝,草原面積1589.4萬畝,其它土地238.6萬畝。[21]
鄂溫克族自治旗礦產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煤炭資源,現已探明儲量在103.12億噸以上。其次還有鐵礦、有色金屬、建筑材料及石油、天然氣、水晶、鹽堿等。 [21]
鄂溫克族自治旗植物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野生植物有74科、298屬、682種。其中主要飼用植物38種、170屬、414種,飼用植物中優良牧草7種。還有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和名貴藥材,如黃芩、甘草、防風、玉竹、地榆、沙參、芍藥、蕨菜、黃花菜、野韭菜、白蘑、山杏、紅豆、越桔等。木本植物11科、47種。其中,境內樟子松是國家二級樹種,生長在土壤貧瘠的沙土帶,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21]
鄂溫克族自治旗動物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野生動物有49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稀有動物12種,有馬鹿、駝鹿、黃羊、黑熊、雪兔、猞猁、紫貉、旱獺等;飛禽140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鳥類有49種,有天鵝、丹頂鶴、沙雞、烏雞、大雁、鵪鶉、鴻雁、百靈、杜鵑、白鴛、云雀、野雞、野鴨等。魚類產品主要有鯽魚、鯉魚、哲羅魚、細鱗魚、狗魚、鯰魚以及泥鰍、柳根、河蝦等。[21]
鄂溫克族自治旗水資源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蘊藏較豐富,大部分易于開采,總儲量5.5億立方米。[21]
鄂溫克族自治旗人口
鄂溫克族自治旗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鄂溫克族自治旗常住人口為141102人。[6]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戶籍人口總戶數為57502戶,總人口135072人。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68041人,女性人口67031人,性別比為101.5,同比下降0.6%。從年齡結構看:0—17歲人口15940人;18—34歲人口24525人;35—59歲人口63375人;60歲及以上人口31232人。從居住地區看:城鎮人口112659人,鄉村人口22413人。年出生人口486人,出生率為3.98‰,同比下降1.11‰;死亡人口837人,死亡率為6.86‰,同比下降0.6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88‰,同比下降0.49‰;出生嬰兒性別比115。[10]
鄂溫克族自治旗民族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有2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60526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4.8%。[10]
鄂溫克族自治旗經濟
鄂溫克族自治旗綜述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2.33億元,同比增長11.3%;、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6.7:68.5:24.8。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9億元,同比增長44.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45億元,同比增長32.7%。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固定資產投資29.88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11.35億元,同比增長41.0%。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89元,同比增長3.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12元,同比增長3.0%;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51元,同比增長7.5%。[10]
鄂溫克族自治旗產業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產業增加值12.28億元,同比增長5.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牲畜頭數122.22萬頭(只),同比增長4.3%。大牲畜26.07萬頭(只),同比增長10.8%。其中:牛20.48萬頭,同比增長12.6%;馬5.44萬匹,同比增長5.7%;駱駝1003峰,同比增長0.3%;小牲畜95.28萬只,同比增長3.4%;豬0.87萬頭,同比下降38.3%。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59.85萬頭(只),占牲畜總頭數的48.9%,同比增長3.5%。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667公頃,同比下降61.8%;糧食總產量11515噸,同比下降59.7%。其中:谷物產量8118噸,薯類產量2170噸,豆類產量1227噸;人均糧食產量85千克;擁有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0.96萬千瓦,擁有拖拉機8115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759臺,小型拖拉機6356臺,牧草收割機9374臺;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679.63萬噸。[10]
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二產業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二產業增加值124.87億元,同比增長16.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5%。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工業增加值115.33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8%;原煤產量4811.91萬噸,同比增長14.1%;發電253.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肉制品產量515.81噸;商品混凝土產量15.06萬立方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6.59億元,同比·增長39.1%;實現利潤46.30億元,同比增長67.8%;營業收入利潤率為2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101.3%;建筑業增加值9.55億元,同比增長47.1%;資質以上建筑企業產值4.39億元,同比增長97.7%;有工作量的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8.9%;房屋竣工面積0.51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為5.5%。[10]
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三產業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三產業增加值45.17億元,同比增長4.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8%。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1億元,同比增長0.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59億元,同比增長0.5%;牧區消費品零售額5.12億元,同比下降0.03%。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9.43億元,同比增長1.6%;餐飲收入額1.29億元,同比下降20.6%。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同比增長3.5%,中西藥品類同比增長6.2%。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199.26萬元,郵路長度(單程)1079.21千米,郵政所12個;固定電話用戶0.93萬戶,用戶13.79萬戶,寬帶用戶3.32萬戶;共接待國內外游客共39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過夜旅游者23.14萬人次,接待一日游旅游者17.05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0.63億元,其中:國內過夜旅游收入0.29億元,一日游收入0.16億元。
2022年,鄂溫克族自治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9.44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1.58億元,同比增長17.6%。各項余額77.36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住戶余額31.51億元,同比增長12.4%。人均儲蓄存款余額67695元,同比增長18.1%。保險業實現保險總收入3749萬元,同比下降9.2%。其中,財產保險收入3348萬元,同比下降2.5%;人壽保險收入402萬元,同比下降42.4%;保險業累計賠付1819萬元,同比下降4.5%。其中,財產保險賠付1586萬元,同比下降5.1%;人壽保險賠付233萬元,同比增長0.3%。[10]
鄂溫克族自治旗交通運輸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完成客運量478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758.25萬人千米;公路總里程1438.7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56千米,一級公路98.29千米,二級公路143.69千米,三級公路250.78千米,四級公路942.40千米;主要交通工具中擁有載客汽車1097輛,載貨汽車1813輛。[10]
鄂溫克族自治旗政治
主要職務 | 姓名 |
旗委書記 | 王君 |
旗長 | 敖慧然 |
截至2023年7月[18-19] |
鄂溫克族自治旗社會事業
鄂溫克族自治旗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共有普通中學11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9所。全年在校生9514人,其中:小學3745人,初中1895人,高中807人,職業高中398人;全年畢業生人數為2394人,其中:小學654人,初中630人,高中267人,職業中學102人;全年招生2318人,其中:小學520人,初中591人,高中254人,職業中學130人。教職工人數2257人,其中:小學646人,初中773人,高中193人,職業中學102人。在教職工人數中:專任教師1864人,其中:小學582人,初中692人,高中176人,職業中學68人。擁有幼兒園(包括民辦)23所,在園幼兒2669人,教職工543人,其中:園長23人,專任教師346人。[10]
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指標 | 學校占地面積 | 校舍建筑面積 | 教學及輔助面積 | 其中:教室面積 |
學校合計(平方米) | 1324691.5 | 246272.45 | 122544.3 | 35944.73 |
小學 初中 | 351283 452971.4 | 65334 86091.5 | 32346 32590 | 10710 7830.5 |
高中 | 220200 | 36650.58 | 16038.98 | 2966.24 |
職業中學 | 143000 | 17663.23 | 13955.7 | 2101.22 |
幼兒園(包括民辦) | 157237.1 | 40533.14 | 27613.62 | 12336.77 |
鄂溫克族自治旗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1個,群眾藝術文化館1個,旗級博物館1個;擁有旗級廣播電視臺1座,調頻發射臺9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電視人口覆蓋率98%。[10]
鄂溫克族自治旗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共榮獲39枚獎牌。其中:呼倫貝爾市級比賽11枚、銀牌10枚、銅牌18枚。[10]
鄂溫克族自治旗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擁有衛生機構119個(含個體),擁床621張,從業人數達132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82人。[10]
鄂溫克族自治旗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城鎮新增就業121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02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38人;發放各類救助資金6387.54萬元,城鄉三類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8%、7%,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以內,建立“草原醫保服務站”8個,城鄉居民參保率達95%,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示范點5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覆蓋面達90%。[10]
鄂溫克族自治旗歷史文化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名由來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自稱,系“鄂溫克語”,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1958年,析索倫旗設立鄂溫克族自治旗,以鄂溫克族名而得名。
鄂溫克族自治旗方言
鄂溫克族自治旗方言
鄂溫克族自治旗方言,屬東北官話,是北京官話方言次方言東北官話的地方變體,屬于漢藏語系—漢語—東北官話—黑松片—嫩克小片。東北官話里,古入聲的清音聲母字今分歸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且并無明顯規律,這點與北京官話類似。但東北官話里的古清音入聲字今轉為上聲的比北京多得多。東北官話四聲調值和北京官話相近,但陰平的調值音比北京低。[11]
鄂溫克語
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語言。它是跨界民族語言。中國、俄羅斯和日本均有鄂溫克族及其語言。俄羅斯的鄂溫克族使用的語言成為埃文基語,他們用斯拉夫字母創制了文字,叫做埃文基文。中國的鄂溫克語則沒有文字,牧區的鄂溫克人一般用蒙文,農區和林區的鄂溫克人一般通用漢文。中國的鄂溫克族語言是黏著型語言,沒有聲調,以單詞為基本單位,有比較復雜的附加詞綴系統。鄂溫克語與相鄰的其他民族的語言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它同中國境內的鄂倫春語、赫哲語、錫伯語、滿語、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一些語言屬于同族語言,它同蒙古語族的蒙古語、達斡爾語、東部裕固族、土族語、東鄉語、保安語、以及突厥語族的許多語言屬于同語系語言,此外它與日本語、朝鮮語等語言有著親近關系。中國鄂溫克語的使用基本都是鄂溫克人,但是也有一些長期與鄂溫克人居住在同一區域的鄂倫春人、蒙古人、達斡爾人甚至漢族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聽懂鄂溫克語,有些還會說。[25]
鄂溫克族自治旗非物質文化遺產
鄂溫克族民間故事
鄂溫克族民間故事
鄂溫克族民間故事,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傳統民間文學。鄂溫克族有著許多關于開天辟地、人類起源、自然現象、遠古英雄的神話。它是鄂溫克族先人的遠古思維的反映,也表現了對于自然界的豐富想象和征服自然的美好的愿望。在鄂溫克族神話中,往往在內容上同薩滿教有著密切的聯系,把薩滿說成是在人類初年的進化中起了重要作用。2021年5月24日,鄂溫克族民間故事經批準列入《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7] 鄂溫克族民歌(鄂溫克敘事民歌)
鄂溫克族民歌(鄂溫克敘事民歌)
鄂溫克族民歌(鄂溫克敘事民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傳統音樂。鄂溫克族民歌曲調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氣息,它似歌似詩,有長有短,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較長的則稱為故事歌。鄂溫克族民歌往往觸景生情,即興填詞,很多歌曲都是用同樣曲調在不同場合填上不同的詞來表達當時的喜怒哀樂之情。2008年6月14日,鄂溫克族民歌(鄂溫克敘事民歌)經批準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鄂溫克搶樞
鄂溫克搶樞
鄂溫克搶樞,鄂溫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競技游戲項目。在鄂溫克語中,搶樞叫“樞體能”,搶樞中的“樞”在鄂溫克語中是“銷子”之意,是指游牧民族所使用的勒勒車的車軸上固定車輪的木制卡銷,“體能”在鄂溫克語中是“搶”的意思。搶樞中所用的器材有一根樞和一套勒勒車的輪軸,比賽雙方隊員共5人以上,身著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服裝進行搶樞比賽。2008年6月14日,鄂溫克搶樞經批準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 鄂溫克族自治旗風景名勝
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5張)
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大興安嶺西麓、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南端、與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林自然保護區相接壤,為國家AAA旅游景區、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6726公頃,以沙地樟子松系統和草原濕地景觀為主。
[22] 巴彥呼碩旅游景區
巴彥呼碩旅游景區(5張)
巴彥呼碩旅游景區,位于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為國家AA旅游景區。景區建于1989年,總體規劃批準占地面積6平方千米草場,現有建筑10000平米,現已累計投資1億元。耳熟能詳的《敖包相會》這首蒙古情歌就是從巴彥呼碩敖包唱出去的。景區可同時接待1500人就餐,500人住宿和中小型會議,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樂休閑的優質服務。
[23] 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
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3張)
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園區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投資2.5億元,位于鄂溫克自治旗巴彥托海經濟開發區,內設眾創公共服務大廳、非遺展示區、民族文化產品展示區、民族文化體驗區、科技企業孵化區、電商平臺區六大服務功能區和“民族文化廣場”、“創業集市”和“創業大街”三大特色主題街區。它是內蒙古自治區各旗縣中,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創業園,建設當年即被評為自治區級示范性創業園。
[24] 鄂溫克族自治旗榮譽稱號
2016年2月5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12]
2019年7月5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名單”。[17]
2020年6月30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4]
2020年7月29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5]
2021年12月,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15]
2022年6月,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16]
2022年6月22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平安內蒙古建設示范旗縣(市、區)名單”。[14]
2023年2月23日,鄂溫克族自治旗入選“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