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簡介
采用二級反滲透+EDI制作超純水,其電導率一般可達到17MΩ.CM以上,工業上廣泛應用于電廠鍋爐、、醫藥、電子、機械等工業領域。在此著重對二級反滲透+EDI水處理系統的原理及其工藝流程進行了闡述:祥辰引進美國GE、EXL、Ionpure、加拿大坎普爾技術生產的超純水處理系統,采用二級反滲透+EDI技術,自動化程度高,制水量大,水質好(成品水電阻率在17MΩ.CM以上)等特點。現將其工藝流程介紹如下:
多介質過濾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自來水進行粗過濾,為進入反滲透膜做準備,保證在進入反滲透膜之前達到一定的水質,以保護反滲透膜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該過程為將原水箱的自來水經過細砂,活性碳及精密過濾器的過濾,將水中的雜質,有機物,膠體,懸浮物等去除,防止這些大顆粒雜質進入反滲透膜后堵塞反滲透膜。經過粗過濾,水質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允許進入下一個環節。
一級反滲透
經過粗過濾的水再經過反滲透膜即為一級反滲透,反滲透膜為半透膜,能夠阻止Ga2+,Mg2+,Fe-2,SO4-2,Cl-1,Na+等大離子通過,為保證反滲透的效果和保護反滲透膜,必須向反滲透容器中不斷加入阻垢劑,同時必須保證水溫在25℃以上,(冬季使用蒸汽熱交換器)并保證一定的水壓,(使用立泵)在一定的壓力下,含離子水被擠壓通過反滲透膜,從而形成兩種水,凡是通過反滲透膜的水即成品水進入下一個環節,而未經過反滲透膜的水被排出,經過一級反滲透處理的水再進入下一個環節———二級反滲透。
二級反滲透
二級反滲透的原理與一級反滲透相同,其作用是進一步去除水中的鹽分,(Ga2+,Mg2+,Fe-2,SO4-2,Cl-1,Na+等離子)使得水質進一步提高,經過二級反滲透后,水質電導率可以接近1MΩ.CM。經過一、二級反滲透預處理后,最后保留下來的水成為EDI的給水,而未經過反滲透膜的水(濃水)被及時排出,其比例一般為1:3,即每生產一噸的合格水,就要排掉大約3噸的濃水(中水)。
EDI(Electro deionization)處理
經過二級反滲透的水被儲存在中間水箱,其99%以上的離子已經被除去,但要想進一步提高水質,制造出超純水,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微量元素和CO2等還必須經過電滲析,即E DI處理,其原理如下,EDI即連續電除鹽,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離子交換樹脂是被電連續再生的,因此不需要使用酸和堿再生。這一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離子交換裝置,生產出電阻率高達18MΩ.CM的超純水。該工藝技術被稱為是水處理工業的革命。與傳統的離子交換相比,EDI具有以下優點:EDI無需化學再生;EDI再生時不需要停機;提供穩定的水質;能耗低;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運行費用低。
EDI的給水處理
給水預處理對于EDI及其重要,組件的壽命、性能及維修量都取決于給水中的雜質含量,如果給EDI提供較好的預處理水,組件的清洗率將會降低。EDI濃水一部分循環(當給水硬度低、電導率時,可以不循環),另外一部分可以返回到反滲透給水中,也可以回收作為他用或直接排至下水道。
EDI的組件結構
1.淡水室:將離子交換樹脂填充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淡水單元。
2.濃水室:用網狀物將每個EDI單元隔開,形成濃水室。
3.極水室。
4.絕緣板和壓緊板。
5.電源及水路連接。
可以將EDI并聯運行,可取得更大流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